低档娱乐场所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索低档娱乐场所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意向及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为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事实依据。   方法:   本研究运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以面对面的方式对武汉和随州地区低档娱乐场所FSWs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验证所设计问卷的效度。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各个潜在因子之间的关系,以阐明该人群安全套使用行为意向、安全套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偏小,在25岁以下的占了61.39%。她们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及以下学历的人占79.61%。80.39%的人有固定性伴,其中已经结婚的占38.39%。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极低,只有3.86%。   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本次设计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人群在计划行为理论各维度的回答中,正向回答的占60%以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分别为0.517、0.127、0.086,无间接影响。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的直接影响为0.183、0.638。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意向对于行为的间接影响为0.095、0.023、0.016。   结论:   计划行为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低档娱乐场所FSWs的安全套使用行为意向及行为。影响该人群行为意向的最主要因素是行为态度,而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影响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觉行为控制,其次为行为意向。   创新点:   本研究首次将计划行为理论运用到我国低档娱乐场所FSWs人群中,探明了该人群安全套使用行为意向及行为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生物制药创新面临巨大的风险,管理生物制药的创新风险必须从其创新特性入手。基于生物制药的接力创新模式,针对“发现”、“大学-专家型公司”接力“、转化”“、专家型公司-
研究背景星状病毒是导致人发生急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由Appleton和Higgins于1975年首先在胃肠炎患儿的粪便中发现。据已有研究,鼠类也可以携带星状病毒。我国香港学者C
文章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多维角度,通过对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开展的现状、作用及其二者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开展的动因,旨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