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阶段粘结托槽与常规粘结托槽结合摇椅弓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2年来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深覆(?)患者22例,根据托槽粘结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分阶段组(实验组)11人、常规组(对照组)11人。所有患者均采取不拔牙矫治、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并在第一磨牙上制作带环、第二磨牙颊侧粘结方丝颊面管。其中实验组采用分阶段粘结托槽结合摇椅弓打开咬合;对照组采用常规粘结托槽结合摇椅弓打开咬合。两组患者咬合打开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比较颌骨(SNA、SNB、 Y轴角、MP-FH、ANS-Me)、牙齿(U1-NA、U1-SN、U1-L1、 L1-NB、L1-MP、OB、OJ)、软组织(ULP、LLP、U lip-E、 L lip-E、Z角)的改变,并对打开咬合的时间进行比较,数值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颌骨的改变:两组患者咬合打开后Y轴角、MP-FH角、ANS-Me距增大,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NA、 SNB变化不明显,组内、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上下颌牙齿的改变:U1-SN角、L1-NB距、L1-MP角增大, U1-L1角、OB、OJ减小,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1-NA距轻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软组织的改变:除Z角在组内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测量指标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平均打开咬合时间:实验组为4.45个月,对照组为5.73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的打开咬合,明显减小患者的覆(?)。(2)分阶段粘结托槽结合摇椅弓能缩短打开咬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