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胸外按压分数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之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救治的339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创伤性原因、非创伤性原因、心脏骤停地点、心肺复苏时间、是否可除颤心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过程的时间比例,即胸外按分数(CCF)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将心肺复苏效果分为无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恢复,存活出院三种,统计分析上述相关影响因素和心肺复苏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339例病例中,无自主循环恢复201例(59.3%),自主循环恢复138例(40.7%),其中11例(3.2%)存活出院。心脏骤停患者男性(70.8%)明显多于女性(29.2%),患者平均年龄56.77±17.437岁,60岁以内占51.9%。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等与预后无关(P>0.05)。发生在院内的心脏骤停患者相对于院外发生的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P<0.05);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发生心脏骤停后复苏的时间有关,复苏时间超过15分钟后,复苏成功率明显下降(P<0.05);当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时复苏成功率高,出院存活率好(P<0.05)。心脏骤停发生后前15分钟有效胸外按压分数(CCF)与ROSC成功率、存活出院率密切相关(P<0.05)。CCF在40%以下时ROSC成功率为26.7%,存活率为0,CCF在40%-60%之间时,ROSC成功率为44.4%,存活率为1.9%,CCF在60%-80%之间时,ROSC成功率为53.3%,存活率为5.7%,CCF在80%以上时, ROSC成功率为60%,存活率为13.3%。胸外按压分数每提高20%,ROSC成功率分别提高了17.7%、9.3%、6.7%,同时存活出院率提高。  结论:  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等与心脏骤停预后无关;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比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好;可除颤心律的ROSC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比非除颤心律好;大于15分钟的长时间心肺复苏对患者预后无益。胸外按压分数越高,心脏骤停的ROSC成功率、存活出院率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原发性乳腺癌Ki-67、TopoⅡa及Her-2指标的表达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前后变化情况,并分析各种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和上述指标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