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方案,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和地层对比关系。2.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中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类型,总结了7种沉积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构造层序、9个超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在构造层序或超层序框架控制下的以层序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岩砾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晚侏罗世末期至白垩纪沉积物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环境特征。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J3末期到K2,四川盆地以咸化程度较低的淡水环境和暖湿气候条件为主;泥质岩主要形成于一种总体偏氧化、局部偏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泥质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和花岗质岩石为主;物源区主要属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也有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物源。4.根据大量的实测古流向、砾岩砾石统计和砂岩碎屑成分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古流向变化、盆地古地理迁移和物源区属性演化特征。提出四川盆地川中一带早白垩世曾发生古流向逆变过程,其特点为,发生时间上北早南晚、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强度上北强南弱。5.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成果,以构造层序和超层序为编图单元,重建了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古地理,揭示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与演化。6.在系统的盆地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的层序充填序列样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以超层序和构造层序为分析单元,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沉积充填、盆-山耦合和盆地性质及演化特征。
其他文献
19-去甲类固醇类化合物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合成类雄性蛋白同化激素,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蛋白质缺陷型疾病和烧伤等。它还可以提高运动员和赛马比赛的成绩,增强食源性动物瘦肉
试验研究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20.0%的发酵苹果渣日粮、20.0%的苹果渣日粮和常规日粮对雏鹅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苹果渣组相比,发酵苹果渣组的料重比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已经在国内外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成果。论述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以及近年来该理
目前,在3D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我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国内3D电影银幕数增长迅速,基本呈现出"中国人修路,外国车跑"的景观,3D电影市场被好莱坞电影一统天下,国内电影逐步被边缘
著名舞蹈学家吴晓邦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对于当代高校舞蹈教师的素质要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表演功底、全面的教学科研能力、一定的
人类在文明发展的漫漫历程中,创造了无数的首饰作品。这些首饰如满天的繁星一般,熠熠光辉点缀着历史和文化的长空。首饰发现到今天在形制上、功能上和意义方面都已随着社会的
醋酸菌(Ace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能产生乙酸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将多种糖和乙醇氧化为有机酸,此特性广泛用于食醋生产、红茶菌发酵、可可豆发酵等食品工业中。然而醋酸菌可导
银川平原作为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珍贵的人工生态绿洲,其规模和稳定性取决于区域水资源量。近年来,由于黄河断流,宁夏黄河引水量逐渐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银川平原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逐年递增,城镇规模在不断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我国的土地利
土地利用变化一般反映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数量、强度、结构和趋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对区域环境变化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