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易学哲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光地既是清初官方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精研易理的易学家。他的易学专著《周易观彖》与《周易通论》,不仅根据古经文体例对具体卦爻辞进行阐释,也有专门对易学问题深入认真的思考。经由李光地主编的《御撰周易折中》融合不同时代的易学思想,是能够体现清初官方易学最高水平的大成之作。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讨论李光地易学哲学思想。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李光地学《易》渊源,先探讨康熙帝对其易学思想的影响,二人将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易理结合,制作出大量易图。受家学启蒙,李光地以程朱、蔡清、林希元为主要学习对象,入官场后结识了许多贤人名士,对其易学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顾炎武与梅文鼎。第二章探讨了李光地的易学基本观点与特色,他以“四圣作易”为基础,通过折中程朱易学、折中汉宋之学、折中《易传》与《中庸》,表达自己的易学立场,完成了对诸家思想的贯通。  第三章进入易学象数部分的探讨。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其中包括历法、数学等知识。李光地以此结合《九章算术》与《周髀算经》中传统的数学知识,重新诠释河洛之学。他认为五、十为河洛之中数,意味着人在天地之中,应当立人极。他以阴阳解释先后天八卦,结合《周易》的卦爻辞与《说卦传》讨论了先后天卦序、卦位的合理性。对于先后天八卦之学,他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庸》诚则明、明则诚的两个不同进路贯彻到八卦心学之中,认为先后天八卦序位代表的是如何由诚明之学上达天德的路径。  第四章探讨了李光地的义理之学,他以太极为性,将复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追求;太极之性下贯到人事则为气化流行的变易观,其中解释了他对阴阳动静与鬼神的理解。乾坤作为六十四卦之统领,李光地以乾为心,坤为体,认为乾坤是诚明心学之源,将《周易》的宇宙论与《中庸》的心性论结合,阐明了《中庸》高度凝练的心性理论背后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也揭示了《周易》宇宙论中万物所昭示的心性之德。最后,李光地将阴阳之消息贯彻于《复》、《离》、《中孚》与《无妄》四卦之中,细致与深化了心学之理,与乾坤之功夫相呼应,最终贯通了《中庸》与《周易》的心性思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