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水平对一般的道德判断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判断问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解释水平理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发展迅猛的心理表征理论,自2008年起,开始被应用于对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等问题的解释和研究之中。其核心观点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加工过程存在图示化和抽象程度的差异,个体的心理表征可分为高、低两个不同的解释水平。进行高解释水平表征时,个体聚焦于事物的核心特征,得到抽象的表征结果;进行低解释水平表征时,个体聚焦于事物的次要的、非关键的特征,得到具体的表征结果。此后,国内外研究者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对道德判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多局限在两难的道德判断问题上。然而,研究者关于解释水平对一般的道德判断的作用机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研究立足于解释水平理论,以自编的6则故事情境为实验材料,引入思考时间、启动方式两个变量,使用E-prime2.0程序控制变量、呈现材料,探讨解释水平与一般的道德判断的关系,为前人研究中矛盾的结论提供解释。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1考察不同思考时间下,解释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以120名南京市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词语产生任务启动被试的高、低解释水平,而后使用E-prime2.0控制被试思考时间长短、实现对自编实验材料的呈现并记录被试的按键反应。实验结论如下:(1)长思考时间下,与处于低解释水平的个体相比,处于高解释水平的个体做出的道德判断更为严苛。(2)短思考时间下,与处于高解释水平的个体相比,处于低解释水平的个体做出的道德判断更为严苛。(3)思考时间在解释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即,不同思考时间下,高、低解释水平的个体的道德判断的严厉程度截然相反。实验2探究不同启动方式下,解释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以106名南京市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词语产生任务操控直接启动组被试的解释水平,通过语言表述调控被试与故事情境的心理距离,实现对间接启动组被试解释水平的操控。而后用使用E-prime2.0实现对自编实验材料的呈现并记录被试的按键反应。实验结论如下:(1)接受间接启动时,与处于低解释水平的个体相比,处于高解释水平的个体做出的道德判断更为严苛。(2)接受直接启动时,与处于高解释水平的个体相比,处于低解释水平的个体做出的道德判断更为严苛。(3)启动方式在解释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即,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时,高、低解释水平的个体的道德判断的严厉程度截然相反。
其他文献
吞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运动障碍或传递延迟.脑卒中患者神经反射性活动退化,吞咽肌群互不协调,造成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发音不清楚,单侧皮质脑
在银色浪潮逐渐席卷中国的背景下,我国的养老问题逐渐浮现,政府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随着中国社会的健康保障能力体系的完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量退休老年人仍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然而这些退休老年人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现代社会追求的是大规模、高强度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和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无法较好地匹配。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传统产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事实上,
在一台可以拍摄气缸内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发动机上,用高速摄像机研究了进气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氮气(N2)后柴油机的油束发展、混合气形成、着火以及燃烧过程,同时还采用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