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中我们介绍了光锥场论在强子物理学中的应用.我们将光锥场论,特别是光前形式的电弱相互作用理论,运用到对轻夸克强子结构的研究中.目前人们对夸克如何构成强子缺乏深入的认识,不能够从第一性的原理出发对于强子结构给出统一完整的描述.因此人们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强子结构,解释实验现象.其中比较成功的强子模型是非相对论性的组分夸克模型及其与光前动力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光锥夸克模型.该文首先简要介绍光前动力学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了前人在基于光锥夸克模型的基础上对于π介子电磁性质的研究,包括对于π的电磁衰变常数f<,π>,电荷半径平方平均值><2>>,γ*π→γ过程的转移形状因子G<,γ*π<0>→γ>(Q<2>)的计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于π介子波函数采取了简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这些量,并且运用所计算的物理量的理论表达式拟合现有实验数据,包括f<,π> 、>、Г<,π<0>→γγ>,得到了模型中引入的参量,包括u、d组分夸克的质量和π的波函数.然后我们计算了π受光子激发到共振态ρ过程γ<*>π→ρ的转移形状因子T<,γ*π<±>→ρ<±>>(Q<2>)和ρ介子电磁衰变πγ道的宽度Г<,ρ<±>→π<±>γ>,使用实验测量值Г<,ρ<±>→π<±>γ>确定了ρ介子波函数中的参量.最后使用我们的模型计算Q<4>T<,γ*π<±>→ρ<±>>(Q<2>)随Q<2>演化关系,将我们的结果与基于不同方法和模型得到的这一演化关系进行比较,并作简要讨论.对于ρ介子的结构,现在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模型有不同的描绘方式.该文在组分夸克模型框架内分别从Lorentz协变性和SU(6)组分夸克模型出发,对ρ介子采用两种不同顶点形式的波函数进行计算.对两种形式顶点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