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其黄斑微血管结构与抗VEGF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0711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导致黄斑水肿(ME)的患者其黄斑区微血管结构与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检查,确诊为BRVO-ME并行初次抗VEGF治疗的患者共16例(1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8例健康对侧眼纳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及各区域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视网膜微血管结构用"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比(DSFR)"表示,其定义为"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的比值".根据治疗后视力是否提高进一步分为视力未提高组(包括视力不变及视力下降的患者)及视力提高组(视力提高一行即认为视力提高),并比较两组间治疗前的微血管结构,将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BRVO-ME患者黄斑区的SCP和DCP血流密度在除黄斑中心凹外其他各区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在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后,BRVO-ME患者视力提高且CRT降低(P值均小于0.05);在微血管结构方面,治疗后FAZ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除中心凹SCP血流密度显著降低外(P<0.05),黄斑区各区域SCP及DCP血流密度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在对两实验组初诊时血流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视力未提高组黄斑旁中心凹区及视网膜缺血侧DCP血流密度较视力提高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和0.01).且视力未提高组黄斑区DSFR低于视力提高组及正常对照组(0.94±0.08vs.1.08±0.16,P=0.011;0.94±0.08vs.1.04±0.08,P=0.019),而视力提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08±0.16vs.1.04±0.08,P=0.433).
  结论:BRVO-ME患眼在黄斑区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眼,且其缺血侧血流密度较非缺血侧更低.在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后,患者FAZ面积扩大且黄斑中心凹血流密度降低,但黄斑旁中心凹及黄斑区整体血流密度保持稳定.视力未提高的患者中黄斑区整体DSFR明显低于视力提高组与对照组,且黄斑旁中心凹及缺血侧DCP的破坏较视力提高组更甚.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目的:  探讨SFTPB基因多态性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人群与非OSA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urfactantproteinB,SP-B)的关系;分析SFTPB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及其单体型与睡眠呼吸暂停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SFTPB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与OSA的关系;进而揭示SFTPB基因多态性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凋亡为共同表现,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以往的研究表明,SLC7A14(SoluteCarrierFamily7MemberA14)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在我国约2%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携带SLC7A14基因突变。以往研究中通过吗啉反义寡核苷酸技术(morpholino,MO)构建的slc7a14敲减斑马鱼模型出现
目的:  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底病变。在全球发病率为1∶5000-1∶3000[1,2]。患者早期常以夜间视力下降,周边视野缺损为主要诉求。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辨色困难等表现,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此疾病的遗传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rR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X-连锁遗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