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纳移动营销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aiwai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营销是未来精准营销领域的主要营销方式。目前国内外针对移动营销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方向多集中在消费者个体采纳方面,从企业视角研究移动营销采纳属于空白领域。本文尝试从企业采纳的视角研究影响企业采纳移动营销关键因素。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本文界定了移动营销的相关概念、总结了现有移动营销模式的分类,并对移动营销的理论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影响移动营销采纳的因素进行综述,发现针对移动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层面;基于此,本文又对企业创新采纳的相关理论做了综述,包括企业采纳的主要理论模型、影响企业创新采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后者的综述,为后面构建企业采纳移动营销研究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还使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对国内500强企业就微信、微博、移动APP这三种移动营销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企业所在地域、所属行业、经营性质、经营情况、目标客户五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从结果中总结提炼出可能影响企业使用移动营销的影响因素,为后面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再次,基于文献综述与对500强企业的调查结果,本文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提出基于T-O-E框架的企业采纳移动营销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对该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其中,文献研究梳理出的企业创新采纳影响因素分成三类,分别为技术特征变量、组织特征变量以及环境特征变量,500强企业观察与访谈研究提炼出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最后,在实证研究层面,本文运用有效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是进行影响因素探索性分析,通过信度效度分析对量表题目进行遴选,最终形成问卷。其次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影响企业采纳移动营销的关键变量。本研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以及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对25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优势、复杂性、感知成本是企业采纳移动营销主要技术影响因素。需求优先级、管理层支持是企业采纳移动营销主要组织影响因素。竞争压力、潮流压力是企业采纳移动营销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另外,500强企业调研分析提炼出的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企业目标客户群体是企业采纳移动营销主要影响因素。本论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现有移动营销采纳研究的检索文献中,发现几乎全部是对个人用户采纳行为的研究,而没有对企业采纳行为进行研究的先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研究采用的“在T-O-E框架基础上,结合UTAUT和TAM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组织行为学对移动营销企业采纳研究”的思路具有创新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发现从企业采纳视角对移动营销进行研究从理论及方法方面得到了验证,为未来针对移动营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企业采纳的相关研究,多是采用验证法,而本文结合了探索法和验证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模型。本研究对国内500强企业的移动营销活动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观察和监测,这种规模和强度是在类似研究中没有出现过的。大多数研究者仅是通过对个别高层进行深度访谈,来归纳企业采纳的影响因素,但因为行业、企业性质等属性的不同,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本研究结合对500强企业的观察以及对部分管理层的访谈,初步探索了企业采纳营销的影响因素,为后面企业采纳移动营销模型的搭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目前,对企业采纳行为的研究多是对新技术采纳的研究,针对像移动营销这种新营销模式或新业务模式的采纳研究基本没有,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新业务模式、新营销模式的冲击,其采纳新业务、新模式时将受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也必是运营商、服务商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本研究可以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传统飞机的机翼是针对某些特定飞行情况设计的,并不能使飞机在任何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当前使用的刚性变形机翼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强飞机对飞行环境的适应性,但是由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工程应用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量具,为了满足人们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不同的需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具,而其中长度量具是最为常用的一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对我国鹿类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优质高效发展养鹿业的措施.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是社会中学识和智力水平比较高的阶层,但他们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大学生要顺利地走向社会,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强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整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