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用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了萧红著《呼兰河传》的葛浩文英译本,旨在通过斯坦纳阐释翻译四步模式中的“信任”“进攻”“吸收”“补偿”评析译者在译本中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论文首先介绍了阐释学翻译观。阐释学聚焦于语言与意义,认为“理解即是翻译”,在翻译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是视域融合,即文本视域与读者视域、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的融合。该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认为:翻译行为从阐释学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步骤,即:信任,相信所翻译内容的意义和文本的可解释性;进攻,将原语看作“俘虏”,将之掳掠回家;吸收,译者在提起原文意义后,吸收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有完全归化的,也有彻底直译的;补偿,从语言角度使打破平衡之后的原文语言、风格、句法、习语等不可译因素得到补偿,或从文本力量的角度通过翻译照射出原文的魅力,使之成为经典。。其次,本文将阐释学翻译观及常与之混淆的释意学翻译理论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阐释学翻译观中的三种主流观点、流派。然后,论文分析了萧红著《呼兰河传》葛浩文1985年英译本。《呼兰河传》作为自传体女性文学作品,不仅蕴含着独特丰富的个体情感,打着革命时代边远小城的社会烙印,也充满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达和叙事。在翻译这类文本时,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研究了解当地人文背景、作者个人生平经历,调动个体情感上的共通性,跨越文化分歧,实现翻译上的“视域融合”。在分析过程中,笔者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划分,从诗词歌谣、民俗叙事、景物描写、表意抒情、人物描写五种类型文本的翻译,评析译者如何“信任”“进攻”“吸收”“补偿”文本。在差异巨大的两种语言中,通过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实现有效翻译,是论文评析的重点。最后,笔者认为,阐释学翻译观对于翻译独具中国本土风情、时代烙印鲜明的文学文本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可以通过该理论的观点作为翻译实践评判标准,汉译英时最大限度地摆脱思维方式和原文形式上的束缚,最大程度发挥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