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监狱工作的重心和关注点逐步向提高矫治质量转移,上海监狱系统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聚焦教育矫治质量,构建大教育格局”的战略要求。2017年司法部又提出了开展“治本安全观”的活动要求,且在2018年新任司法部部长对监狱司法系统提出了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模式,这些都证明了在监狱工作中,提高矫治质量将日趋重要。首先,在监狱管理工作中,目前只有我国将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纳入服刑人员的标准化考核内容。本论文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学者论著和内刊资料,借鉴现代心理学、评估学、监狱学等理论为认罪悔罪评估制度在理论层面,寻找可以使用的理论依据,将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真正可以立足于监狱管理层面。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有开展相应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的先进措施,但更多是试水性质的尝试,无法做到以点带面的全覆盖,更无法得到大量一线且真实的数据。而上海监狱管理局通过制度化的推广,积累大量的一线实战数据作为制度完善的依据。其次,简要回顾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的建立过程与制度现状,通过与科学的基础理论相结合,对现有上海监狱管理局实施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进行全面而且清晰的介绍,充分解析评估制度的内容、分级模式、流程、评估形式等各方面的环节,将现有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全面且清晰的展示出来。结合实践与工作经历,对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现有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将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中每个关键点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入现实案例,从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并详细罗列出遇到的问题,例如:从制度定位层面出发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与外部各司法单位的衔接不完善、与各执行部门的不平衡关系、相关配套制度缺乏、评估体系自身尚未完善等问题。从制度运行层面出发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在评估方法上手段单一、评估民警对该制度认识需要增强等问题。同时,也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梳理,深度剖析了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评估材料死板化,评估民警过于主观等原因造成的认罪悔罪评估制度的不完善。结合科学的基础理论依据,对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提出科学化、理论化的六大完善对策,从制度制订层面、完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体系、拓宽使用范围、整合优化矫治服刑人员项目、突出服刑人员服刑矫治的重点和加强心理测试的参考可行性,用以完善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希望通过本文对认罪悔罪制度的深度探讨,使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评估制度可以对现行的上海监狱制度体系起到帮助作用,并且将科学的认知服刑人员落到实处,从而带动整体监狱系统向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