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社工介入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障人士是指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常人并且在适应性行为上存在障碍的人群,智力上的缺陷和来自外界的歧视使得智障人士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因此智障人士往往需要经过特殊的康复训练以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大家庭。在目前智障人士社区化康复服务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智障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康复都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在康复服务中仍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智障人士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亟待关注。本研究以武昌区X阳光家园的社会工作实务为例,尝试以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智障人士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参与观察和访谈法三种质性的方式收集资料,评估出该服务点智障人士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需求,结合智障人士在生理、心理上的特征,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为期四个阶段的九次小组活动,并在小组过程中通过对小组组员特性、组员行为、小组情境的关注与控制,促进小组内部形成能推动小组发展的动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提升智障人士的社会适应能力。结论如下:(1)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在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推广到智障人士康复服务中。(2)小组工作作为一项团体干预方法可在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有利于智障人士融入社会。(3)小组动力理论的相关要素符合智障人士的认知和行为特点,能较好的指导智障人士的康复服务活动。
其他文献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又被揉进了魔幻的新东西,从而具有新意;同时它又不同于拉美的魔幻意象,它是本土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通过对阎连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和感知的差异,为管理者在解决护理服务质量
科学研究业已证明,免疫系统能识别和破坏癌细胞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大量肿瘤相关抗原或肿瘤特异性抗原都已经得到了鉴定,通常是在通过癌症患者T细胞的识别基础上得出结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