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从微观角度来看,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集聚,整合社会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的发展水平。从中观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一国繁荣富强不可或缺的战略决策。从宏观角度来看,城镇化是自然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竞相发展的普遍潮流与趋势,甚至可以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关乎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2014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这一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打破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意味着未来中国要走的城镇化道路不仅注重“物质财富”而且注重“人文精神”。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一年,因此全国各地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发展机会、准确预判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发展难题。江西省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其发展也深受国家的重视,但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工业化的起步较晚、进程较慢、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所以相较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江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属中等偏下。对此,江西省格外重视城镇化建设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动力机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从中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和制定针对性的意见与发展策略,从而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本省的力量。本文在查阅及整理分析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江西省1 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搜集2006—2017年这12年各个地级市各项指标数据,从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土地空间、环境绿化、公共服务、生活方式和城乡统筹七个方面,采用熵值法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再根据熵值法得出的结果,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西省及1 1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以质量评价的结果作为因变量,构建内源、外向、政府和市场四类驱动因素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再对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各类驱动机制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作用的大小。最终实证结果得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结果得出,(1)从时间角度来看,从2006年到2017年,无论是江西省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是各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都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之后,整体水平超过50%,发展水平最低的地级市也超30%,发展水平最高的地级市甚至达到85%,足见,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日俱增。(2)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区域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呈东北高、西南低,南北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就推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内源动力在推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起最关键的作用,政府动力次之,市场机制第三,外向动力作用最弱。综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结果与影响其发展质量的动力机制评价结果来看,要使今后江西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又快又好,要解决的就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以及市场动力机制和外向动力机制弱的问题。因此,就针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提出统筹中小城镇,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这一做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城市涓滴效应,以点带面、以强扶弱,缩小整体发展差距,促进整个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健康发展;针对动力机制中市场动力机制动力不足、效能有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此做法主要是用来唤醒市场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大中小企业的作用,带动经济发展;针对外向动力机制作用力微弱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外贸水平的对策建议,这一建议主要为了增强对外的贸易联系度,加强外向动力机制的效能,从而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更加健康高效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