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对策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和谐社会”成为我党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将是和谐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是影响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追求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每个大学生的自我达到和谐状态,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外界环境不可避免的给他们带来诸多心理压力与困扰,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仅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手段来解决,还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创新性的开展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工作,为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教育提出新的对策。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对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在理论上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群体的研究较少,且缺乏具有实效性的解决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从高校辅导员队伍角度出发,探讨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上高校辅导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且在研究内容上突破以往的纯理论性研究,从实践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方法进行探索,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咨询和借鉴。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以及访谈法,在大量阅读有关辅导员与大学生自我和谐方面的文献基础上,提出高校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从大学生自我和谐现状、影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失和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意志力与能力发展等四方面,而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体均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从三方面为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工作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拓展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渠道;在教育模式、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面创新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工作方法。
其他文献
新闻采访是当前新闻实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一篇好的新闻采访,一方面需要新闻工作
改革创新型城市的政治体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工作。研究创新型城市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要应用其矛盾律、系统论来研究创新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