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两者都强调以人为本,医疗均等化程度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互影响作用。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而均等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程度和边界,两系统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因此本文以山东省为检验对象,选取2007-2018年为研究期间,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按照“相关内涵阐述—两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两系统发展水平测度—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性检验—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总结”的思路展开相关内容。首先,在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相应指标系统,对山东省两系统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宏观角度分析发现,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绝对差异逐步拉开,但相对差异在逐步的缩小,未出现城镇化资源“洼地”,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绝对差距在变大,相对均衡状态未明显变动,两系统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不同,但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增长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协同的问题。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检验两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和双向因果关系,进而验证了两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存在性。再次,运用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对两者互动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山东省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在分布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显著集聚,并呈现增强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则通过建立不同集聚类型,来实现对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空间集聚特征的分类阐述。最后,按照自建的分类标准将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概括为互动萌芽型、互动成长型、良性互动型三类,在研究期间内,各地市发展速度和路径存在差异,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已成长为城镇化与均等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隆起带,不同发展路径反映出部分城市在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程中起点低等问题;基于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同推进。
其他文献
大庆石化公司热电厂4#汽轮机组负胀差值超标,文中分析了该机组运行状况和参数,对机组汽封漏汽及热力系统管路进行合理改造,解决了机组负胀差超标及六段抽汽超温问题,保证机组
科学完善的选课制度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大学生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获取选课信息?哪些选课信息是他们最看重的?他们的选课行为具有怎样的特征
生物异源物与人体的关系本质上是它们与基因组及其产物的相互作用,生物异源物通过特定靶点(效应系统)作用于人体,而人体则以生物转化酶和转运载体(处置系统)来消除影响以维持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小板参数和骨髓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ITP患儿,将其中符合标准的117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于我院儿科门诊体检的117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