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诗歌中高度的爱国精神,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中国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为了全面地反映现实,杜甫掌握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影响深远,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博大精深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极其精练的诗句中,使得杜诗很难翻译,但仍有数十位翻译家和学者进行尝试。因此,将杜甫诗英译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代表性。作为一种崭新的跨学科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功能的视角,这种理论在当今翻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用符号学观点看待文本内外的世界,可以认识到文本意义的多维性。符号学翻译理论与汉语古诗英译研究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本文以许渊冲、吴钧陶、李惟建、唐一鹤等人的杜甫诗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外翻译家的英译本,分别对其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再现及其得失。本文认为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源语符号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很难同时在目的语中再现,即源语与目的语难以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对等。本文以符号学分析研究杜诗译本,在对杜诗译本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不同译本给后继译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复译是时代的需要,有存在的必要。希望本文对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起到抱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