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效的治理模式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人类治理文明的漫漫长河中,20世纪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世纪,不仅两次全球范围的世界大战重塑了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20世纪70年代的那一场危机,也推动了人类治理模式的一次具有革命价值的重大变迁。在十七八世纪政治革命、行政改革和工业革命基础上所铸就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官僚行政体制”的政治经济模式面临一次重大挑战,在此基础上营运而生的公共治理模式改革,推动了公共治理模式的重大变迁,同时也推动了公共管理理论的重大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其理论起源应该是西方国家在政府再造中提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随着政府职能不断增多、行政职权的扩大,公共部门出现了很多问题,结果影响了政府形象,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塑政府形象,一场深刻而广泛的行政改革浪潮在这些国家应运而生。这股改革浪潮试图打破传统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尝试用新的理论对政府管理进行根本性或方向性的调整,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改革和震荡,我们可以归纳出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指导原则,包括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高效创新等,这众多原则和理念的结合,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正是适应这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这股世界改革浪潮的影响,我国也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探索提到了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议程上来。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建设由此拉开了帷幕。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发端于行政审批的清理。各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时围绕着解决政府和社会、市场、企业的关系来进行,在理清各种关系的基础上确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再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来确定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机构权力的配置和各个政府机构应该管理的事项。其中,重点探索了如何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各级政府还建立了行政服务责任制,以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从各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举措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在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方面,不仅服务的面更加广了,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态度更贴近民众了,服务方式和方法也更加公开、简便、快捷了。但是,由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上的探索还不够,人们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内涵、内容及其基本指导思想等还是模糊的,理论界也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建设服务型政府还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各地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有把它简单化的倾向,也有把什么都往服务型政府上靠的倾向。因此,这既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自觉而大胆的实践,也需要我们不断地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总结。当然,更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