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AION)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视神经相关性视力损伤的疾病,主要见于50岁以上人群。本病长期以来病理机制都未得于清晰阐释,而有效治疗方法的证据更是缺乏,使得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处理一直止于非特异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措施。而中医药虽得到不少临床研究的支持,但既缺乏样本量足够大、研究足够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亦缺乏设计精密的基础研究。但近年来,对本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有增多的趋势。一大原因也得益于与人类疾病自然病理生理特征拟合度高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使得本病的病理机制得到一步步揭示,从而出现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研究。而对于中医药从业人员,该模型的建立亦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拓展了探索空间,同时,也为一些对疗效及不良反应有争议的治疗方法争取了尝试的可能。而对于本病的病理基础,多家学者发现,其主要的机制是视神经受到缺血缺氧的刺激后,启动了细胞凋亡机制,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数量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视功能的损伤。同时,针刺治疗本病的疗效亦得到了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的认可,尤其是眶内针刺的运用渐趋流行,不少学者认为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但眶内针刺的风险亦为业内所共知,眶内针刺对疗效是否有影响,是否有临床推广价值,并未得到临床或基础实验证实,需谨慎对待。而针刺对于其他疾病的细胞凋亡干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研究。本课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有可能是对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激活的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一定的干预作用。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动物模型,一方面验证针刺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的干预作用,一方面评价眶内针刺的安全性和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权衡利蔽,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2只,将左眼采用光动力方法制作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兔眼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3):模型组、眶内针组、眶外针组、眶内+眶外针组,再随机选取3只左眼组成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以相应的治疗,眶内针组选取睛明、承泣、球后,眶外针组选取攒竹、鱼腰、窍明。眶内+眶外针组为上两组穴位的合并。攒竹、鱼腰及窍明平刺0.3~0.5寸,睛明、承泣、球后均避开眼球,从眶缘向内直刺0.3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治疗3天后,所有动物处死获取眼后节标本,制作石蜡病理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Bax和Bcl-2免疫组化染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量视网膜内层厚度,计数免疫组化阳性RGCs,计算Bax/Bcl-2比值。每个标本选取3个切面进行每个指标的检测,即N=9。结果1、HE染色见视网膜结构的改变,模型组明显水肿,结构疏松,眶内针组及眶外针组的改善程度不明显,而眶内+眶外针组结构较为紧密。但视网膜内层厚度的测量,各组无统计学差异。2、Bax阳性RGC计数:(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Bax阳性RGC较正常组多:(2)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无统计学差异;(3)与正常组相比,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Bax阳性RGC计数较上两组少,而眶内针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各治疗组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从趋势上看,模型组>眶内+眶外针组>眶外针组>眶内针组>正常组。3、Bcl-2阳性RGC计数:(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模型组Bcl-2阳性RGC较正常组少;(2)与模型组相比,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P值均<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模型组Bcl-2阳性RGC计数较上两组少,而眶内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与正常组相比,眶内针组与眶外针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Bcl-2阳性RGC计数较上两组多,而眶内+眶外针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与眶内针组相比,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眶内针组Bcl-2阳性RGC计数较上两组少;(5)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相比Bcl-2阳性RGC计数无统计学差异;(6)各组从趋势上看,正常组>眶内+眶外针组>眶外针组>眶内针组>模型组。4、Bax/Bcl-2比值:(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模型组Bax/Bcl-2较正常组高;(2)与模型组相比,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P值均<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模型组Bax/Bcl-2较上两组高,而眶内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与正常组相比,眶内针组与眶外针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Bax/Bcl-2较上两组低,而眶内+眶外针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与眶内针组相比,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眶内针组Bax/Bcl-2较上两组高;(5)眶外针组与眶内+眶外针组相比Bax/Bcl-2无统计学差异;(6)各组从趋势上看,模型组>眶内针组>眶外针组>眶内+眶外针组>正常组。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眶内+眶外针组与眶外针组均能下调Bax/Bcl-2比值,对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的上游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2、单纯眶内针刺虽未表现出与模型组的统计学差异,但在眶外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对下调Bax/Bcl-2有一定增益作用;3、三个治疗组综合来看,表现出了眶内十眶外针组>眶外针组>眶内针组的趋势,眶内针与眶外针联合治疗对Bax/Bcl-2下调作用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