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代桐城作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明代桐城籍作家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桐城文学更是明代安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代文学中,桐城出现了清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桐城派”。“桐城派”的辉煌成就,是建立在整个有明一代桐城文学孕育的源流基础上,更是明代桐城文学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众多文人的努力积累而成的。学术界更多的是关注“桐城派”的研究,对明代桐城作家的全面研究很少涉及到。因此,本文题为《明代桐城作家研究》,通过相对细致全面的研究,以期展现明代桐城作家创作的成就和文学面貌。
本文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阅读,包括文学总集、诗文别集、方志正史、学术专著的搜集整理,本文作者发现桐城籍从事文学创作的有作品存世的作家有399人,现存的诗文别集有50余种。希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本文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思想和著述以及诗文成就等进行了考察研究,望通过对明代桐城籍作家的研究,能够展现出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桐城作家创作成就和总体风貌及地域特色。
论文正文前是绪论,正文后附有两个附录。附录一是明代桐城作家小传,附录二是明代桐城作家诗文别集叙录。正文分为六章,是按照时代先后来考察研究各个时期的桐城籍作家。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关于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的说明,包括国内外明代桐城作家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明代桐城概况,包括明代桐城建制沿革与桐城发展状况。
第二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初期(洪武至成化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经历了政治变革,明朝初建,经济上、文化上还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受到明朝初期文学发展处于低潮阶段的影响,明代初期桐城文学亦是发展缓慢,其作品也寥寥无几。但就是处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桐城方氏、姚氏文化家族开始兴起,诗文亦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受到元代中后期诗风的影响,桐城初期诗文,风格苍凉悲慨;气势恢弘雄健、想象奇特超乎寻常,大有元末杨维桢之特色。相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这一时期桐城籍作家数量不是很多,主要作家是姚旭、方佑、方向、谢佑等人。本章主要介绍这一时期作家的生平述略和其诗文创作及特色。
第三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中期(弘治至隆庆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因为心学思潮的冲击,文学复古运动兴起。以李梦阳为主要代表的前七子,竖起复古的旗帜,想要改变明初文学受理学思想影响的僵化局面,重新审视文学现状,为文学寻找新的出路而进行变革。受到复古文学流派的影响,桐城文学正处在发展时期,经过钱如京、齐之鸾、赵釴、余珊等为主要代表的作家不懈努力之下,极大地促进了桐城文学的发展。
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后期(万历至天启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的明朝,时局动荡不安,统治者腐朽衰败,社会矛盾激化。思想界方面,出现了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在接受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前提下提出“童心说”,冲击了思想界及文坛。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性灵说”为核心的公安派以及注重仿古至幽深奇僻艺术境界的竟陵派;散文则出现了风格独特的小品文。桐城文学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爆发阶段。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作家,如布衣振风教的方学渐、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忠毅公左光斗、理综儒释的吴应宾等。诗文作品数量很多,创作成就突出。
第五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末(崇祯至清初)的桐城遗民作家。这一时期国家灭亡,具有传统爱国思想的部分文人直接走上反清的抵抗道路,多数是退隐不仕、著述立学,成为遗民。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作家与南京文人交往密切,深受南京文化的影响。如集大成者方以智、钱澄之、方文等等。
第六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桐城家族文学创作及闺阁诗人创作。主要包括桐城家族文学创作概况,包括方氏家族与姚氏家族文学创作概况。又包括桐城闺阁诗人创作,对方氏闺阁诗人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等进行具体论述。
本文在重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来分析作家诗文的成就和艺术特色,以考证为主,论析为辅,采用考论结合的方法,希望能为全面研究明代地域文学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桐城文学更是明代安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代文学中,桐城出现了清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桐城派”。“桐城派”的辉煌成就,是建立在整个有明一代桐城文学孕育的源流基础上,更是明代桐城文学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众多文人的努力积累而成的。学术界更多的是关注“桐城派”的研究,对明代桐城作家的全面研究很少涉及到。因此,本文题为《明代桐城作家研究》,通过相对细致全面的研究,以期展现明代桐城作家创作的成就和文学面貌。
本文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阅读,包括文学总集、诗文别集、方志正史、学术专著的搜集整理,本文作者发现桐城籍从事文学创作的有作品存世的作家有399人,现存的诗文别集有50余种。希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本文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思想和著述以及诗文成就等进行了考察研究,望通过对明代桐城籍作家的研究,能够展现出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桐城作家创作成就和总体风貌及地域特色。
论文正文前是绪论,正文后附有两个附录。附录一是明代桐城作家小传,附录二是明代桐城作家诗文别集叙录。正文分为六章,是按照时代先后来考察研究各个时期的桐城籍作家。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关于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的说明,包括国内外明代桐城作家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明代桐城概况,包括明代桐城建制沿革与桐城发展状况。
第二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初期(洪武至成化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经历了政治变革,明朝初建,经济上、文化上还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受到明朝初期文学发展处于低潮阶段的影响,明代初期桐城文学亦是发展缓慢,其作品也寥寥无几。但就是处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桐城方氏、姚氏文化家族开始兴起,诗文亦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受到元代中后期诗风的影响,桐城初期诗文,风格苍凉悲慨;气势恢弘雄健、想象奇特超乎寻常,大有元末杨维桢之特色。相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这一时期桐城籍作家数量不是很多,主要作家是姚旭、方佑、方向、谢佑等人。本章主要介绍这一时期作家的生平述略和其诗文创作及特色。
第三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中期(弘治至隆庆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因为心学思潮的冲击,文学复古运动兴起。以李梦阳为主要代表的前七子,竖起复古的旗帜,想要改变明初文学受理学思想影响的僵化局面,重新审视文学现状,为文学寻找新的出路而进行变革。受到复古文学流派的影响,桐城文学正处在发展时期,经过钱如京、齐之鸾、赵釴、余珊等为主要代表的作家不懈努力之下,极大地促进了桐城文学的发展。
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后期(万历至天启年间)的桐城作家。这一时期的明朝,时局动荡不安,统治者腐朽衰败,社会矛盾激化。思想界方面,出现了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在接受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前提下提出“童心说”,冲击了思想界及文坛。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性灵说”为核心的公安派以及注重仿古至幽深奇僻艺术境界的竟陵派;散文则出现了风格独特的小品文。桐城文学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爆发阶段。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作家,如布衣振风教的方学渐、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忠毅公左光斗、理综儒释的吴应宾等。诗文作品数量很多,创作成就突出。
第五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末(崇祯至清初)的桐城遗民作家。这一时期国家灭亡,具有传统爱国思想的部分文人直接走上反清的抵抗道路,多数是退隐不仕、著述立学,成为遗民。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作家与南京文人交往密切,深受南京文化的影响。如集大成者方以智、钱澄之、方文等等。
第六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明代桐城家族文学创作及闺阁诗人创作。主要包括桐城家族文学创作概况,包括方氏家族与姚氏家族文学创作概况。又包括桐城闺阁诗人创作,对方氏闺阁诗人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等进行具体论述。
本文在重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来分析作家诗文的成就和艺术特色,以考证为主,论析为辅,采用考论结合的方法,希望能为全面研究明代地域文学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