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学理传统和理论原则的论述,剖析了自由主义思潮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之后的命运和前途。 本文认为,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和西方现代化进程相伴过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文化理念层面的哲学自由主义,二是政治自由主义,三是经济自由主义。其精神渊源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萌芽在霍布斯的机械主义思想,而形成理论体系于洛克的著作。随后,自由主义思潮在启蒙运动中发扬光大,最后衰落于“一战”,二战后,随着与其它思潮的修正杂合后有所复苏。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原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人主义原则,强调个人存在从价值上先于社会,二是自由原则,主要强度消极自由而反对积极自由。三是平等原则,强调权利的平等而反对实质的平等。四是民主原则,赞同代议制的间接民主,不强调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于20世纪初被传入中国,一度成为一部分知识分子试图藉此振救中国现实的主要理论资源。本文通过对自由主义在中国近代传播的历史进程考察后分析认为,由于自由主义一方面既不能从社会改造的层面提供系统有效的方案,另一方面也不能从文化精神层面为社会提供价值整合资源,因而,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失败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分化组合日趋剧烈,作为一种利益声音的代表,自由主义在中国思想界重新浮出水面,并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造成思想混乱。本文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和一部分自由主义者所提出的方案后分析认为,自由主义思潮在今天中国的实质是精英主义。其所倡导的理论,游离于“中国问题”外。具体讲:一、自由主义从哲学的层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相契合的对应资源;二、在社会现实层面,政治自由主义者和经济自由主义者却误读中国现实;三、一些自由主义者针对中国现实矛盾的解决方案,简单片面,因此,在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自由主义不但不会像一部分自由主义者所希图的那样取代马克思主义,反而等待它们的依然会是同样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