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腾飞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速了建筑的新老交替,只建成几年、十几年、甚至还处于建设中的建筑遭到拆除的现象屡屡出现,其中住宅类建筑更是首当其冲。城市住宅的拆建本应属于城市更新下的正常现象,但在我国大量住宅未到设计使用年限即遭到拆除,实际使用寿命只有30年的大背景下,反复的拆建带来反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严寒地区,气候因素决定了其体型厚重外墙密实的特点,因此住宅寿命过短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将更为严重,长此以往将引发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在内的诸多问题,所以严寒地区住宅寿命过短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虽然严寒地区住宅短寿命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也纷纷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通过现状说明、负面影响阐述、成因分析,最后总结出严寒地区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策略。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范围,以及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对比中国与欧美各国在住宅寿命上存在的差距并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住宅寿命过短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城市文化、当地居民、远期规划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证明该论文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第三部分分别就法律层面、规划层面和建筑层面来谈,找出造成我国住宅寿命过短的原因,从一般到个别,进而找出严寒地区住宅寿命过短的原因,保证了研究思路的统一完整,且结合笔者的调研、走访,并以长春市内具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研究目标,使研究更具真实性。第四部分提出了延长严寒地区住宅使用寿命的策略,既包括新建住宅的设计策略和既有住宅的修复、改造策略,也包括法律、行政监管方面的改进策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力求对可能导致住宅寿命缩短的各种原因都找到相应的改进办法,切实的达到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文以长春市作为主要的调研目标,对我国严寒地区住宅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既是对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补充,对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会对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及住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一定的借鉴、促进作用,力求对未来长春市住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供城市管理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