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以路面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为原料,能够使其性能重新恢复并达到使用要求。传统的沥青再生剂中通常包含大量的矿物油,但是以矿物油作为沥青再生剂依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另一方面,我国“地沟油”流回餐桌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食用这种油后影响身心健康,但目前仍然缺乏针对地沟油问题的完善管理机制。欧美等国已经开始了对植物油再生技术的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方面,植物油如何做到对沥青性能的恢复仍需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初步选取三种常见的模拟烹饪后植物油即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作为植物油再生剂,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再生剂进行比较选择;采用四组分分析方法研究沥青老化过程中的组分变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提出微观层面的沥青老化指数,结合沥青物理性能指标的变化,对沥青的老化等级进行界定;针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分别进行再生,采用四组分分析方法研究植物油对沥青进行再生时的组分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植物油中的不同基团对沥青再生效果的影响,对传统矿物油再生沥青与植物油再生沥青进行物理性能指标的测试,对比分析植物油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同时得到植物油再生剂的最佳掺配比例,提出植物油再生剂的开发原则;采用了两种旧料掺配比例对两种老化沥青混合料分别以传统矿物油再生剂与植物油再生剂进行再生,测试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对比分析其再生效果,从沥青混合料的角度验证植物油再生技术的可行性。经过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作为再生剂,模拟烹饪后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的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及再生效果基本没有差别,选用大豆油作为本文中的植物油再生剂。(2)沥青在老化的过程中,在官能团结构上主要发生了亚砜基(S=O)官能团含量的增加,在组分上发生沥青质与胶质含量增加,芳香分与饱和分含量降低,沥青高温与低温性能也发生衰减。(3)提出了界定沥青老化等级的新型指标——老化指数V:1<V≤1.6时为轻度老化;1.6<V≤2.5时为中度老化;2.5<V时为重度老化。(4)植物油再生剂可以恢复甚至改善沥青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完成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恢复,这证明植物油作为再生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植物油再生剂并未完全实现沥青在组分与官能团结构层面上的恢复。(5)对沥青或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时,植物油再生剂的掺量在2%~6%的范围内,远远低于传统的矿物油再生剂,考虑到植物油再生剂广泛的来源、低廉的成本,植物油再生技术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