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是我国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三峡库区的秭归至巴东段,地质环境复杂、受水库蓄水影响比较大,常常发育大中型的顺层滑坡,当滑坡破坏时,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性的特点。因此,开展对库区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变形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等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的顺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的发育分布规律,归纳了大型顺层滑坡的发育特征;然后,分析了影响顺层滑坡稳定的因素,对区内顺层滑坡的破坏模式和失稳机制进行了研究;进而,以秭归县木鱼包滑坡为典型实例,开展重点深入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定量角度探讨在外动力(降雨、库水位上升或下降等)作用下,顺层滑坡的变形趋势和稳定性的变化特征。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下列研究成果:1、在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的岩质滑坡中,顺层滑坡39个,占岩质滑坡总量的70.9%,占滑坡总量的45.35%,说明研究区内水库顺层滑坡最为发育。研究区内顺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坡高300-400m、坡度150-300的范围内;多个构造体系交接复合部位,褶皱和断裂发育部位,紧密褶皱轴部及其转折部位,背斜倾伏端和向斜扬起端滑坡较多;主要分布地层为侏罗系、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地层;具有软弱夹层的顺层滑坡容易变形失稳;降雨、水库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是导致其变形失稳最重要的外部诱发因素。2、区内已经发生的大量滑坡表明,不同类型的顺层滑坡其发育规律、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演化机制,既有特性又有共性。本文选取典型滑坡探讨了顺层滑坡的一般地质模型有四类:单斜平直状顺层滑坡、波状或阶梯状顺层滑坡、上陡下缓椅状顺层滑坡、上陡—中缓—下陡状顺层滑坡。然后对其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对于平直层面顺层滑坡主要的变形模式为平面滑动前剪出破坏模式、完全平面破坏模式和滑移—溃曲破坏模式;对于变倾角顺层滑坡主要为滑移—弯曲—顺层滑动的破坏模式。并总结出了水库型顺层滑坡失稳机理:水库蓄水导致滑坡被浸泡软化失稳、河流切割与侧向冲蚀失稳及突发地震、灾变导致的滑坡变形失稳。3、以研究区内典型顺层滑坡木鱼包滑坡为实例,首先利用时间序列移动平均法将滑坡累计位移进行分解,对于分解后的趋势项采用多项式函数模型对三个监测点ZG291、 ZG292、ZG294拟合预测,预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90、0.989;对于周期项的预测,先选取了诱发滑坡变形的5个影响因子,然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曲线与实测基本一致;最后将分项预测值叠加得到累计位移的预测值,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4.52%、4.92%、4.88%,总体拟合和预测的结果与实测位移发展趋势较吻合。研究表明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有效反映了滑坡位移变化规律与周期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响应关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