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将语言学习结果分为“语言”与“非语言”结果。(Gardner,1985)多数研究主要关注非语言学习结果中,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忽视了对身份认同的研究(林琼轶,2014;陆小兵,2013;李昆,2013)。高一虹(2008)提出,建构理论视角下,外语学习与认同研究是必要的。身份认同与英语学习水平关系研究兼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存:从理论角度而言,本研究将Bonny Norton的投资模型与实际教学相联系,借助于此框架中的投资、想象认同等概念,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在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下身份认同状况;从实践角度而言,本研究促使英语教师以及英语学习者更加关注身份认同与英语学习的相互影响。本研究基于Bonny Norton的投资模型,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英语专业大学生身份认同的整体状况如何?(即Bonny Norton投资模型框架下,想象身份认同、投资观念、投资程度整体状况如何?)2)英语专业大学生身份认同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如何?3)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身份认同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表现如何?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量性数据是通过发放英语专业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6份,然后使用SPSS 17.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质性数据的收集是通过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中低组中随机抽取的三名同学的叙事性框架的填写,进行文本分析。综合量性和质性研究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想象身份认同以理想二语自我为主;投资观念以个人发展、内在兴趣以及社会责任为主。理想二语自我的形成主要是由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所驱使的;且理想自我越高,投资程度越高。2)学习成绩与理想二语自我呈正相关,与内在兴趣、信息媒介、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呈正相关,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学习成绩与投资程度呈正相关却没有达到显著。3)根据叙事性框架填写结果分析,想象身份越清晰,越具有挑战性,其英语学习投资观念范围越广,投资程度越高,但因每个阶段的想象身份认同的差异性,长远的目标驱使学习者投资范围不仅局限于短期的考核,因此投资程度与学习成绩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结合二语习得理论,本研究得出如下教学启示: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如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如何将文化知识融入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理想二语自我的构建,增强学生投资观念,提高目标语言学习程度,在实现个人身份认同的构建同时,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本论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