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展以“天癸”为核心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研究,应用隐结构法和聚类分析,示范以“天癸”为核心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健康状态辨识分类技术。
方法:将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脑病门诊、治未病门诊、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就诊时间在2020年3月1日-12月1日这一时段且符合纳排标准的200例人群患者进行信息的采集,项目组研制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睡眠质量调查问卷为主要信息采集的内容。应用SPSS25.0软件对信息(四诊信息)频数进行分层聚类;应用Lantern5.0(孔明灯软件)建立隐结构模型,对隐结构模型进行判读,对数据逐一分析。最终结合“天癸”理论对围绝经期失眠人群进行状态辨识。
结果: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四诊信息频率结果表明,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少气、舌红是出现在前五位的症状,频率分别为39.5%、37%、37%、32.5%、30.5%,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中舌红、苔白的舌象出现较频繁,频率为:30.5%、30%,出现脉数、脉细的脉象较高,频率:22%、18%,上述出现前五位的症状以及舌象和脉象多为肾精亏虚证的表现。
对2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可以分成13个隐变量和29个隐类。对29个隐类进行分析,得到7种状态类型,分别为肝郁证、肝郁兼肾精亏虚证、脾虚证、肾精亏虚证、心肾不交证、脾虚湿盛证、痰火内盛证。上述状态类型经综合分析,可辨识为肝郁态、脾虚态、肾精亏虚态。
对2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到6种常见的健康状态类型,分别肾精亏虚证、肾精亏虚兼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虚湿盛兼肝郁证、心肾不交兼有脾虚湿盛证、肝郁兼脾虚证,综合分析可辨识为肝郁态、脾虚态、肾精亏虚态。
结论:隐结构分析这一方法相对于聚类分析,更符合中医辨证的多维度分析,对中医辨证的客观、规范意义重大。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的健康状态多以肝郁证、肾精亏虚证、脾虚证为主,或者两两出现,进而导致气血不足、营卫失和、阳不入阴,单独一证出现较少。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的患病机制多由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肝郁、脾虚、肾精亏虚,进而脏腑、气血、阴阳失衡而致失眠。
方法:将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脑病门诊、治未病门诊、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就诊时间在2020年3月1日-12月1日这一时段且符合纳排标准的200例人群患者进行信息的采集,项目组研制的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睡眠质量调查问卷为主要信息采集的内容。应用SPSS25.0软件对信息(四诊信息)频数进行分层聚类;应用Lantern5.0(孔明灯软件)建立隐结构模型,对隐结构模型进行判读,对数据逐一分析。最终结合“天癸”理论对围绝经期失眠人群进行状态辨识。
结果: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四诊信息频率结果表明,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少气、舌红是出现在前五位的症状,频率分别为39.5%、37%、37%、32.5%、30.5%,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中舌红、苔白的舌象出现较频繁,频率为:30.5%、30%,出现脉数、脉细的脉象较高,频率:22%、18%,上述出现前五位的症状以及舌象和脉象多为肾精亏虚证的表现。
对2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失眠人群可以分成13个隐变量和29个隐类。对29个隐类进行分析,得到7种状态类型,分别为肝郁证、肝郁兼肾精亏虚证、脾虚证、肾精亏虚证、心肾不交证、脾虚湿盛证、痰火内盛证。上述状态类型经综合分析,可辨识为肝郁态、脾虚态、肾精亏虚态。
对2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到6种常见的健康状态类型,分别肾精亏虚证、肾精亏虚兼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虚湿盛兼肝郁证、心肾不交兼有脾虚湿盛证、肝郁兼脾虚证,综合分析可辨识为肝郁态、脾虚态、肾精亏虚态。
结论:隐结构分析这一方法相对于聚类分析,更符合中医辨证的多维度分析,对中医辨证的客观、规范意义重大。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的健康状态多以肝郁证、肾精亏虚证、脾虚证为主,或者两两出现,进而导致气血不足、营卫失和、阳不入阴,单独一证出现较少。围绝经期失眠人群的患病机制多由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肝郁、脾虚、肾精亏虚,进而脏腑、气血、阴阳失衡而致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