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织物纳米拒水拒油功能整理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织物拒水拒油功能整理是指整理后织物能抵制水或油性液体的沾污,水或油不易润湿织物表面,能自然从织物表面滚落,且整理后织物几乎不改变原有的风格,不产生织物损伤和斑点的整理方法。这种功能特性特别适用于易缩绒而不宜水洗的高档毛纺织品。目前拒水拒油整理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低表面能的碳氟类整理剂通过后整理的方法处理到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能降低从而使之具有拒水拒油性能,但该法也存在着诸如毒副性、耐久性和环保等问题,不适应当前绿色环保潮流。本文针对传统拒水拒油处理方法的缺点和局限性以及毛织物的特殊需要,结合当前兴起的纳米技术和功能性产品开发的成果,研究探索采用纳米技术开发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毛纺织品。 在纳米拒水拒油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溶胶一凝胶法,以醇为溶剂,将正硅酸乙酯在氨催化下水解,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纳米SiO<,2>溶胶。然后将配制的纳米SiO<,2>整理液通过浸轧法处理到毛织物上制备纳米拒水拒油毛织物,并通过拒水拒油标准测试检验处理效果。最后,对其进行耐水洗性测试和各项服用性能对比测试以检验其综合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拒水拒油整理剂实验中,选用催化剂氨水浓度0.2mol·L<-1>、水浓度3mol·L<-1>、TEOS浓度0.5 mol·L<-1>、反应温度10℃、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时间10h等工艺条件,可制得所需的纳米SiO<,2>溶胶。其中,氨水浓度、TEOS浓度、水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溶胶的粒径影响很大。从产品的性能来看,该法所制得的纳米SiO<,2>溶胶液均匀稳定,呈乳白色,溶胶纯度高,粒子形貌规整,粒径小,平均粒径46.3nm且分布狭窄,90%以上颗粒在100nm范围内;当后整理工艺条件采用,毛机织物: SiO<,2>溶胶浓度2.4%,预烘温度100℃,烘焙因子为150℃ 3min;毛针织物:SiO<,2>溶胶浓度3.0%,预烘温度100℃,烘焙因子为150℃ 3min时,经此工艺整理,均能达到良好的拒水拒油效果且产品经30次洗涤后,拒水度仍能保持4级,拒油度仍在4级以上。另外,经纳米拒水拒油整理后的毛织物其各项服用性能均变化不大。无论从颜色、手感,还是透气、透湿及强力等指标来评价,都保持了原有织物的风格和各项性能。
其他文献
热定形机是印染后整理热定形工艺的重要设备之一,纺织品最终的质量与性能好坏很大程度都是由热定形过程中的气流工艺参数、喷嘴风道设计、烘房结构等所决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喷
服装设计应该从适合人体的各种需求的角度出发,近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需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舒适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服装压力舒适作为评价服装舒适性
桑皮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性能优良的新型天然纤维。我国桑树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泛,种类繁多,桑皮纤维的提取有效的利用了原本无用桑树枝条,变废为宝。桑皮纤维应用于纺织中,既符合
工程结构分析和设计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合理地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是保证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关键。传统可靠性分析采用的概率模型需要给出不确定参数的精确概率分布,然而在许多工程应用中,部分不确定量由于缺乏足够的样本信息很难得到其概率分布函数,而仅能得到边界信息,更适合采用凸模型来描述,因此对混合不确定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基于概率-区间混合不确定模型,对其可靠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