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氨基吡啶与双金属修饰碳电极催化还原CO2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还原法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CO2转化利用技术,可以将CO2还原为低碳燃料或高附加价值的化学品,有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和碳资源的循环利用。然而,电化学还原CO2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物选择性低、电极催化稳定性差等。另外,以往研究大多的是采用均相催化或贵金属催化,不利于大规模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以有机催化剂结合纳米非贵金属共同修饰碳基电极,利用不同金属间以及有机催化剂与双金属催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试图构建一个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双功能异相催化的电极体系,以提高催化CO2还原为甲醇的性能。通过XRD、SEM、EDX、XPS等分析手段对电极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并利用CV、LSV、i-t等方法进一步考察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电化学氧化法将具有催化活性的4-氨基吡啶(Py)固载到碳纸电极上,进一步把非贵金属Cu-Ni通过电化学沉积法负载在该电极上,并通过改变镀液的沉积电流密度(20~50 m A cm-2),制备得到不同化学组成的C-Py-Cu-Ni复合异相电极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流密度下沉积得到的四种不同组成的催化剂具有催化CO2还原生成醇的能力,且甲醇占主导地位。通过比较发现,C-Py-Cu-Ni-40电极表面沉积颗粒较细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更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C-Py-Cu-Ni-40电极在电还原CO2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余三种电极催化剂,催化CO2生成甲醇的法拉第效率最高可达38%,且在15 h电解过程中无明显衰减,呈现较好的稳定性。(2)采用相同的电化学氧化方法和电沉积法,利用4-氨基吡啶结合纳米金属(Sn、Zn、Sn-Zn)共同修饰碳纸电极,制备了一系列碳负载的电极催化剂。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电沉积条件下,C-Sn-Zn与C-Py-Sn-Zn催化剂具有相似的微观结构,但后者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更大。与C-Sn、C-Zn和C-Sn-Zn电极催化剂相比,C-Py-Sn-Zn电极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在-0.5 V vs.RHE下催化CO2生成甲醇的法拉第效率可达59.9%,且在长达26 h的电解过程中基本无明显变化,保持稳定状态。Sn-Zn双金属催化剂和Py有机催化剂的协同催化在电催化CO2还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助词「の」被认为是日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助词,用法也十分复杂。关于日语中的助词「の」,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关于日语词语构成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汉语或者和语中的某一语种,并未发现将两者相对比,探讨日语词语构成特征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从《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中筛选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按汉语名词与和语名词划分,从前后名词间的意义关系及使用频率
在被动警戒潜标系统中,如何扩大警戒潜标的封锁范围,并在封锁范围内实现远程目标的定位与时跟踪是潜标系统的重要技术目标。随着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海洋中潜艇的隐蔽性越来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换热设备的换热性能,近年来使用纳米流体和金属泡沫的双重强化传热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流体比传统的换热工质具有更高的导热
碳-碳(C-C)键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为C-C键的构建和分子碳链骨架的延长提供了高效策略。近年来,自由基参与的烯烃烷基化反应由于条件温和、官能团兼
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的走航式海底浅部地层结构探测方法,利用声波在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特性对海底沉积物结构进行连续探测,从而获得直观的海底结构剖面图,已被广泛应用于海底探测各领域中。如今,科研人员对海底沉积层的研究更加深入,不再仅以海底结构探测为单一目的,而正逐步扩展到沉积层声学参数的获取与应用领域。与传统取样及原位测量等技术相比,基于浅地层剖面探测的海底声学参数估计技术具有获
近年来微生物除铁法以其投资少、成本低、环境污染程度轻等优点,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高岭土除铁增白技术。目前,国内外有关微生物铁还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土以及海底沉积物
目的:研究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构建其诱导的细胞膜片-马鹿角粉支架复合物回植动物体内,探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岩体都含有大量自然形成的节理、层理等结构面,这些节理构造的存在对爆炸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以及爆生裂纹的延伸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难以形成较好的光面爆破轮廓面,影响爆破成形效果。因此研究层状节理岩体爆破破岩机理,对改善节理岩体爆破效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及实际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了层状节理岩体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及爆破效果的影响
随着二维材料研究的发展,单质元素按蜂窝状晶格排列形成的单质二维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理论预测由Sn构成的单原子层晶体——锡烯由于存在较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可以产生较大能隙的量子自旋霍尔态,是研究电子无耗散输运、拓扑超导的理想材料。由于其新奇的物理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锡烯成为当前凝聚态物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着眼于二维锡材料的实验制备,采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在Si(111)和MoS2
在医院或妇科诊所里,通常都建有宫腔镜视频数据库,用于病例对比、病史追踪、医学研究与教学等。但是宫腔镜视频中的数据冗余度较高,存在较多无意义帧。为提高医生的浏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