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研究采用股骨近前前』侧纵形条状截骨法(Anterior longitudinal strip osteotomy of proximal femur, ALSO)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评价ALSO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作用,探讨股骨侧不同截骨方式对假体置换的短期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2011年8月期间由同一术者采用股骨近端前侧纵形条状截骨法完成27例(27髋)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其中男12例,女15例,64.1±6.6岁(50-74岁)。纳入病例标准:髋关节置换后由于使用年限、假体松动等原因需要进行关节翻修的病例,其股骨侧采用了股骨近端前侧纵行条状截骨法取出股骨假体。排除标准:非一期进行THA翻修的病例、THA翻修为微生物感染类原因所致的;采用骨水泥型固定的假体进行髋部翻修的病例。翻修股骨假体为生物固定型组合式翻修假体,截骨槽宽约1.4cm,长度约10-13cm,残留腔隙性骨缺损采用了自体、颗粒异体骨植骨,钛缆或钢丝环扎固定复位截骨块。以翻修术后、术后1月、3月、6月、12月为随访的时间节点,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分别记录四方面的评价指标:①功能评价指标(手术前、后记录髋关节功能评分、外展肌功能评分)②创伤评价指标(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③假体位置评价指标(假体松动、下沉影像学评价)④截骨愈合指标(骨截骨愈合时间、愈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定性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术前、术后定量资料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检验水准d值取双侧0.05。结果27例患者除1例失访外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3.0个月(8-18月),手术时间2.96±0.62h (2.00-4.00h),术中血量463.5±224.3ml(300-l500ml),术后引流量436.3±131.4ml(250.0-750.0ml)。术前Harris评分为47.2±8.3分(30.0-65.0分),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6.1±4.9分(78-94分),其中优(>90分)8例,良(80~89分)14例,中(70~79分)3例,无差病例(<70分),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8.0%,P<0.05。患者髋关节外展均无受限,外展肌力4-5级,术后1周疼痛评分1.27±0.92分(0-3分)。髋关节术后定期随访X线片示股骨截骨处及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65±3.93周(18.0-32.0)周),愈合率为100%,假体下沉0.52±0.54mm(2.00-0.52mm)。未发生感染、脱位、钢丝滑脱、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短期随访表明,股骨近端前侧纵形条状截骨法有利于股骨侧假体的显露和取出,便于股骨侧髓腔清理和重建,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是一种操作简便、可靠有效的方法,术后具有较高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和骨愈合率,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