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因为恶性肿瘤呈现出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并且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与淋巴管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更好的了解瘢痕疙瘩呈现出侵袭性生长是否与淋巴管有关,本实验首次通过检测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微淋巴管密度,以探讨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与其呈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110例瘢痕疙瘩均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手术患者,追溯病史及临床表现均符合瘢痕疙瘩特点,即无明确诱因或外伤后出现,病程超过1年,皮损超出原伤口界限,呈侵袭性生长,伴有疼痛和瘙痒。所研究病例患者术前均未做任何治疗。瘢痕疙瘩边缘正常皮肤来自于瘢痕疙瘩切除缝合时修剪“猫耳朵”所得,且肉眼观查为正常的皮肤;正常人体皮肤来源于非瘢痕疙瘩患者行植皮手术或清创缝合时多余的正常皮肤。增生部为瘢痕疙瘩最突出的部位,暗红,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浸润部为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有时伸出“蟹足”向周围呈侵袭性生长。所有标本切除后均应用4%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将瘢痕疙瘩按照标准分为两组:增生部和浸润部。分别将瘢痕疙瘩及边缘正常皮肤放入4%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浸泡48小时后再修剪为2mm厚的片状组织。标本按照标准修整固定后,置入专用脱水标本盒中,放入Leica TP1020全自动脱水机进行梯度脱水及浸蜡处理。3对4种组织标本分别进行5μm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检查,脱水封片,观察4种组织的病理学差异,并采集图像。4对4种组织标本分别进行5μm连续切片,进行瘢痕疙瘩特异性微淋巴管内皮细胞D2-40免疫组化染色,以阳性着色的单个内皮细胞、细胞簇或管腔样结构记为一个淋巴管,每例切片先使用低倍镜(×100倍)观察瘢痕疙瘩内微淋巴管大体分布,后选用高倍镜(×400倍)随机选择真皮层浅层10个区域进行微淋巴管计数。5采用SAS V8.0统计软件,四组数据均符合正态性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瘢痕疙瘩相关的三组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三组数据方差不齐,进行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以及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大体病理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明显高于皮肤,大小不等,色红,形状不规则,质地硬,基底带有少量脂肪,瘢痕疙瘩增生部明显厚于边缘浸润部。2HE染色瘢痕疙瘩增生部的组织结构表现为:表皮变薄,真皮乳头层结构消失,皮肤附属器被破坏,无毛囊、汗腺、皮脂腺结构;真皮网状层浅层纤维呈平行排列,网状层深层纤维粗大且排列紊乱。瘢痕疙瘩浸润部的组织结构表现为:表皮较增生部厚,真皮乳头层结构存在,真皮网状层纤维较增生部细,且排列紊乱,毛细血管丰富。边缘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与非瘢痕疙瘩患者的正常皮肤相似。3免疫组化染色D2-40特异性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呈棕黄色。观察发现微淋巴管常出现在毛细血管周围。瘢痕疙瘩内微淋巴管主要位于真皮乳头层与网状层浅层。增生部数目较少;浸润部管腔形态不规则,有些呈闭锁状态,数目较多;边缘正常皮肤淋巴管管腔形态规则,数目较浸润部少。微淋巴管管腔内偶然会有淋巴细胞出现。计数各组标本中淋巴管的数量,再计算每个视野下淋巴管的密度。统计分析显示,瘢痕疙瘩浸润部淋巴管密度(27.315±7.430)、增生部(17.375±6.221)、边缘正常皮肤(12.563±1.803)和非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好发部位的正常皮肤(11.071±2.645)。4分别对各组标本的淋巴管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与瘢痕疙瘩相关的三组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三组数据方差不齐,进行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χ2=16.800,P<0.001。认为三组标本的淋巴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瘢痕疙瘩浸润部和增生部微淋巴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t=6.466,P=0.000<0.05;增生部与边缘正常皮肤微淋巴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t=2.276,P=0.049<0.05,说明瘢痕疙瘩增生部淋巴管密度高于边缘正常皮肤;瘢痕疙瘩边缘正常皮肤和非瘢痕疙瘩患者的正常皮肤淋巴管密度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t=-1.389,P=0.185>0.05,可以认为两种正常皮肤的淋巴管密度无差别。结论:本实验应用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计算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淋巴管密度,显示瘢痕疙瘩浸润部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增生部和边缘正常皮肤,从而说明瘢痕疙瘩内毛细淋巴管的生长参与并促进了瘢痕疙瘩的形成,为瘢痕疙瘩的侵袭性生长方式提供了另一个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