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呈加速发展趋势。截至2012年3月,非公有制企业总数已达900多万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就我国工人阶级的构成而论,至迟到2005年,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人数,已经超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在体制外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何体现?按照宪法规定,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而实际情况是,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人数占据工人阶级的多数。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新情况。在此情况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究竟如何体现?我们党如何影响、掌握这部分工人?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应对上述新问题,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在非公有制企业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如果党的领导在非公有制企业出现真空,如果我们党不能紧紧地把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聚拢在党的旗帜下,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乃至党的性质,就会出现变数。因此,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至关紧要,只能加强,丝毫不能弱化;必须及时跟进,丝毫不能滞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是个新课题,也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一个大课题,并且仍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而我们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仍处在摸索或探索之中,已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势来说,这一新课题对党的建设是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解决得不好,就会是个严峻挑战;解决好了,挑战就会转化为机遇,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会得到极大推进,从而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研究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情况,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是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课题,但两者并不同步,前者明显滞后于后者。简要地说,新时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最初的自发探索阶段,自觉推动阶段,强化覆盖阶段,突出作用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得到迅猛发展,我们党的思考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就此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出了一些重要举措,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属于体制外的新经济组织,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因而具有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党建工作受企业主要出资人的制约较为明显,企业党组织靠有为而有位,企业党组织的模式灵活多样,其活动追求灵活实效,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大,不同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差别较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主要表现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党组织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初步形成党在这一领域的运行机制;以党建带工建、团建扎实开展,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呈现良好的整体推进态势。在此过程中,有一些有益经验值得总结,大体可归纳为:着眼于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着眼于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把加强党委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把开拓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不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或难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组建难,落实定位难,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不强,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难,党建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工作效果。打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努力使之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结合以上宏观论述,本文选择浙江温州、山西高平作为个案对其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解析。这有助于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在以上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又着重分析了两个问题:如何保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的独立性;如何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接着,针对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职责,怎样更好地教育、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主,怎样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及怎样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本文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已获得长足进步,也面临不少问题,依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打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需要从战略高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探索和实践仍在继续,相关研究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拿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阶段,苏联遭受巨大损失,大片领土沦丧,被德军占领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诸加盟共和国(Прибалтик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БелорусскийССР)、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УкраинскийССР)以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的西部地区。苏联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煤矿、化工行业和机器制造工业,全苏联主要的食品
学位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首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发起了对伊朗石油的抵制。此后,美国更是通过颁布总统行政令和制裁法案,展开对伊朗石油领域的制裁。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出任白宫主人后对伊态度更为强硬,取消了伊朗核协议达成以来对伊朗石油行业发展的豁免,对伊朗石油业极限施压,欲令伊朗石油全部滞留伊朗国内。美国此番重新开启对伊朗石油制裁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使得伊朗石油何去何从再次成为
学位
本文采取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20世纪后半期土耳其犹太人向以色列的移民及其原因、土耳其犹太移民的地位与作用及其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研究。  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犹太人在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生存状态。“米勒特”制度下,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犹太人生活环境较为宽松和自由。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后,凯末尔改革强调“土耳其化”,犹太人从社区自治身份转变为国家公民,逐渐失去了少数民族原有的特殊
学位
耶路撒冷作为历史名城和宗教圣地,一直以来也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城市。以色列国成立之前,巴勒斯坦地区受到英国的委任统治,耶路撒冷是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后因英国托管政府在处理犹太移民的问题上引起诸多争议,最终被迫将巴勒斯坦问题移交给联合国处理。以、约分治期间,东耶路撒冷的城市发展状况远落后于西耶路撒冷,两地城市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六五战争”结束后,东、西耶路撒冷合并,耶路撒冷的城市形态从分裂走向统一
学位
巴勒斯坦是基督教的发源地,基督教徒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巴勒斯坦的古老群体。自伊斯兰教传入巴勒斯坦后,大量穆斯林迁入,未改宗的基督教徒成为了阿拉伯帝国内的少数族群。在穆斯林统治者的宽容政策下,基督教徒渐渐融入了穆斯林社会,与穆斯林共同组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虽然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后期,政局动荡导致帝国境内基督教群体数次与穆斯林分裂;帝国主义的外部干涉更加速了基督教徒脱离主体民族的步伐。但在巴勒斯坦
学位
就当今国际关系而言,各国都需要通过多元的外交手段同国际社会展开互动。与政治、经济、军事手段相比,文化外交似乎不能取得“立竿见影”般的成效,但从长期角度来看,文化外交作为一种“软实力”却实现了如“春风细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直接的经济交往或硬性的政治、军事外交手段所不具备的特点。另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还与经济相互融合,文化产业更加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深层次研究文
学位
阿曼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国家建构经历了古典伊斯兰化阶段、殖民主义边缘化阶段和现代民族国家形成阶段。在阿曼国家建构进程中,有两种主体力量互动交往,主导着阿曼的历史篇章,那就是以伊巴迪教派为首的宗教力量和以民族主义作为政治支撑并逐渐主导阿曼政治结构的世俗力量。二者的对抗博弈与此消彼长是阿曼国家建构进程的典型特征。在此期间,部落在阿曼国家建构中发挥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以国家建构理论框架分析了部落
学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把民主建设作为重要历史使命,而党代会报告则是民主建设的一面“镜子”。以历次党代会报告文本分析为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既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民主思想的演变特征,也可以洞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轨迹,对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实践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旨在通过梳理回顾“选举民
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是指美国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按照自身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界定的民主制度强加给别的国家,建立和巩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战略。本文以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为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美国输出民主的根源和条件、目标和手段、作用和影响。  受宗教传统、民族特性和政治文化影响,美国自认为负有使命把美国式的民主传播到全世界。但经济扩张、称霸世界等现实利益,才是美国输出
学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应当注重经济建设,同时也应当加快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村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地区的综合实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