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升级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三次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关第三产业扶植政策,以强行提高本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然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真的能够造福人民群众吗,或者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呢?在探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的基础上,追根溯源,三次产业升级理论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理论吗?若要明确三次产业升级理论的适用范围,应该从不同层次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入手,观察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层次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能够在将来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献言献策。本文从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入手,分别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人均生产总值作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从世界各国、中国各省、河南省各市不同层次对这两个指标做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出不一致的结论。然后,根据我国产业模式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选取江苏省、河南省、甘肃省、吉林省四个省份进一步进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层次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笔者发现: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但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差异,区域层次越大,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越有可能具有相关性。具体来讲,世界整体显著相关,按人口划分的世界各国集合中大国、中等国和小国显著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者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中国各省市显著相关,除直辖市外不显著相关。河南省各县市不显著相关,缩减第二产业的影响后显著负相关。然后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对我国各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且我国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三次产业升级理论在国家层面适用,在省际层面以下不完全适用,说明此理论要求在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范围内方可成立。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以国家整体作为利益主体,根据本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进行一刀切;在发展第三产业时,不能盲目以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为目的,不分层次进行第三产业扶持,应了解本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