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疗效、预后及安全性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吸烟程度之间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及分组】1.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收治,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并行rt-PA静脉溶栓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患者148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溶栓组105例和非吸烟溶栓组43例;并收集同一时间段所有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未行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吸烟男性AIS患者131例,记为吸烟非溶栓组。比较各组间(吸烟溶栓组与非吸烟溶栓组、吸烟溶栓组与吸烟非溶栓组)的疗效预后(NIHSS评分、脑血流变化、90dmRS评分)及安全性(颅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90d死亡率)指标的变化。2.吸烟溶栓组的亚组分析:吸烟溶栓组按吸烟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吸烟组(吸烟指数<200支年)、中度吸烟组(200支年≤吸烟指数<400支年)、重度吸烟组(吸烟指数≥400支年),比较各组间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预后和安全性(指标同上)。吸烟指数(支年)=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结果】一、吸烟男性合并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分析1.疗效指标对比:(1)NIHSS评分:吸烟溶栓组、非吸烟溶栓组、吸烟非溶栓组三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吸烟溶栓组溶栓后1h、24h、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吸烟非溶栓组及非吸烟溶栓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2)脑血流对比:吸烟溶栓组溶栓后7d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较溶栓后1h明显升高(P<0.05),溶栓后7d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较溶栓后1h明显下降(P<0.05);吸烟溶栓组溶栓后1h、7d的Vm明显高于吸烟非溶栓组和非吸烟溶栓组(P<0.05),溶栓后1h、7d的PI明显低于吸烟非溶栓组和非吸烟溶栓组(P<0.05)。2.预后指标对比:吸烟溶栓组的90d预后良好率(46.7%)明显高于非吸烟溶栓组(23.2%)和吸烟非溶栓组(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指标对比:(1)并发症对比:吸烟溶栓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吸烟非溶栓组(P<0.05),而与非吸烟溶栓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吸烟溶栓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脑疝、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发生率分别与非吸烟溶栓组及吸烟非溶栓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d总病死率对比:吸烟溶栓组、非吸烟溶栓组及吸烟非溶栓组的总体死亡率分别为10.5%、7.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吸烟溶栓组中不同吸烟程度的男性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分析1.疗效指标对比:(1)NIHSS评分: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间溶栓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溶栓后1h、24h、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三组间溶栓后1h、24h、7d的NIHS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脑血流对比: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三组溶栓后7d大脑中动脉的Vm较溶栓后1h均显著升高(P<0.05),溶栓后7d大脑中动脉的PI较溶栓后1h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间溶栓后1h、7d的Vm、P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预后指标对比: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间90d预后良好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指标对比:(1)并发症对比: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间的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脑疝、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90d总病死率对比: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间90d总病死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吸烟男性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及预后,且安全可靠;2.男性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后,吸烟患者较非吸烟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及预后;3.男性AIS患者吸烟程度的不同与溶栓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