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缪丽尔·斯巴克是英国二战后的苏格兰女作家。她的写作延续至今,被认为是当今最好的作家之一。与GrahamGreene一样,她被冠以天主教作家的头衔。她的小说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别具一格:既有现实主义小说的笔触,又有超现实主义小说的神秘因素。她的小说以多元的主题吸引了很多评论家的注意。然而,大多数评论在探讨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宗教主题之时,忽略了作品中受后现代思想影响的创作思想。多数评论家认为缪丽尔·斯巴克的皈依天主教的经历为其作品提供了宗教伦理的框架,并依此而深究作品中的善恶观。
本文注意到缪丽尔·斯巴克皈依罗马天主教的重要原因是该教对差异的包容与作者申张不同个体的存在意义及反极权、反唯一中心的思想相吻合。此思想以及斯巴克写作中的‘Nevertheless’的中性原则与后现代主义的反自我中心、反权利意志的因素有不谋而合之处。多元化的后现代思想影响了写作和阅读;缪丽尔·斯巴克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是斯巴克的成名小说,也是自作者创作神秘短篇小说以来的一个转折点,比其他作品更具现实小说的特点。小说的结构受到“新小说派”的影响;其超然中立的叙述为文本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对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探索文本中的丰富可能性.论文第一章是对小说的互文性阅读。缪丽尔·斯巴克被评论家称为“超现实主义的简·奥斯汀”,原因是她的小说,如《布》文,涉及的人物和背景都局限在单一,有限的范围内。本文通过对文本的互文性阅读,把处于文本边缘的爱丁堡地域文化、宗教、二战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自传片段等话语插入文本中,使得原本封闭的小世界扩展开来。论文第二章探讨小说的叙事特点。新小说的叙事特点提供了《布》文非线性的文本叙事。其情节由预叙与倒叙一块块连缀起来,如同一个迷宫。走出迷宫却没有结论在外等待;而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并未展现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功能。文本如此的叙述安排阻止了单一、一元的文本阐释.论文第三章讨论《布》文中的另一重要特色——‘重复’。文本中有词语的重复,也有人物、主题上的重复。这些重复使得《布》文在再读之下呈现丰富多彩的意义。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通过对作品的互文性阅读,挖掘作品在简单故事中包含的多重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作品的叙事特点。第四部分探讨作品中的重复。第五部分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