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院长的角色冲突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长在大学和学院组织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他在大学和学院发展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也正因为其组织地位与众不同,使院长经常处于典型的角色冲突情境之中。本研究运用角色理论的概念框架,借鉴角色互动理论和社会系统组织模型,形成了院长角色冲突五因素分析框架,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来探讨院长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在梳理学院的起源和院长角色性质演变的基础上,论文主要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我国大学院长的角色冲突状况如何?角色冲突有何影响?哪些因素影响着院长产生角色冲突?以及如何帮助院长应对角色冲突?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学院制的三种类型和院长角色性质的演变过程。欧洲大陆型学部制源于中世纪大学教师法团中基于共同研究兴趣而结成的专门性教师法团,他们是致力于教授某个特定主题的学术群体,其划分基础是围绕着特定研究兴趣的共同体而导致的亲合性。而英国式学院制则起源于中世纪大学为贫寒学生提供免费食宿的慈善会馆,美国式学院制是在移植英国学院基础上,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形成的。学院制产生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产生之初依附于医院或寺院,开始并不承担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在学院之外的公共学校进行,学院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道德和物质上的庇护,此时的学院负责人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食宿方面的便利,充当生活照看者和“替代父母”角色,充当学生的监护人。13世纪中叶,一些住宿学院开始超越简单的居住功能,组织教学活动,院长同时兼任某种辅助性、补充性的教师角色。随着教学中心向学院内部转移,并最终于15世纪确立了学院在大学中的教学中心地位,院长被赋予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后来随着大学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大学院长的角色性质经历了从学生的监护人、首席学术管理者向首席执行官的转变。院长是学科子系统和科层子系统两维交汇处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中间管理职位。院长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学院的领导者;既要代表学校,又要代表学院;既要代表管理系统,又要反映学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角色冲突情境。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院长的角色冲突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学院长存在中等偏上程度的角色冲突,在对院长角色冲突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要求期望和资源供应两类因子,前者反映的是不同群体的角色期望或角色要求的不一致而引发的角色冲突,后者反映的是院长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资源不足而引发的角色冲突。院长的角色冲突表现为:不一致的角色期望和要求引发的角色冲突;前后矛盾的角色期望和要求引发的角色冲突;个体与角色不匹配而引发的角色冲突;角色转换引起的角色冲突;超出角色职责的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角色资源供应不足引发的角色冲突等类型。非匹配—非兼容是院长角色冲突的引发机制,这种非匹配—非兼容包括个体与角色要求的非匹配,角色期望与角色职责的非匹配、角色资源与角色要求的非匹配,各种角色期望的非兼容和管理者与学者两种角色之间的非兼容等。在大学组织中,院长的角色冲突受环境、组织、角色、个体与人际关系等多因素的影响。开放多元的环境下,人们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念,形成了对院长多样化的角色期望。内部子系统的异质性、多元组织文化、多元权威结构、模糊而又多样的组织目标、科层和技术子系统的双重控制、内部管理体制与领导风格以及内在制度不完善等组织因素都影响着院长的角色扮演行为,容易引发院长角色冲突。角色因素包括院长角色间的依赖性,跨边界工作的特性,过重的角色负荷和角色资源约束等。学术取向的工作价值观,个体人格特质、任职时间等个体因素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也会让院长产生角色冲突。正如并非所有的冲突都只具有破坏性功能一样,角色冲突的影响也具有双重性,它既具有消极破坏性影响,也有积极建设性影响。院长角色冲突的消极影响包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院长的身心健康;影响院长的再任意愿;分散院长的精力,影响学院组织目标的实现;抑制院长发动组织变革的热情等方面。角色冲突的积极影响包括:可以促使院长决策时更多地考虑不同功能团体的期望与要求,更好地整合不同的角色期望;可以成为引发大学内部管理改革的激发器;有助于提高院长的角色扮演能力等。在影响院长产生角色冲突的诸因素中,既有客观的环境、组织、角色因素,也有主观的个体与人际因素,客观因素预示着院长角色冲突产生的不可避免性,主观因素又说明进行角色冲突管理的可能性。院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往往根据造成角色冲突的因素的重要程度,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控制程度和角色冲突对自己的影响程度等几方面的情况,分别采取妥协、沟通、顺应、忽视、退出等行为策略。由于院长角色冲突的产生同时受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影响,所以缓解院长的角色冲突也需要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着手,通过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院长角色权力与义务的匹配程度;加强院长角色建设,促进院长职业化发展;发挥组织文化的整合作用,降低组织间异质化程度;完善院长遴选制度,提高院长人选与角色要求之间的适应程度;加大对院长工作的支持,注重群体间关系的开发等措施来缓解院长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促进院长角色功能的顺利实现。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凸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职业培训从职业教育的边缘走向核心,
美国学者马扎诺提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在理论上弥补了布卢姆以及其他分类学的缺陷,并且能够更好的指导课堂实践,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对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具体实施有借鉴作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推进,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却被日益忽视,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有效提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研法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现状和作文学
近年来,国内的田径运动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对竞技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运动员自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田径运动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
班主任是学校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他们除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交往是改善师生关系
期刊
Objective To evaluate dietary iodine intake and its potential risks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Methods Individual dietary iodine intake was calculated usin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