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运行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保护装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建、扩建和技改的输变电设备启动投运工程越来越多,相应保护运行风险管控技术的不足愈发突出。作为电网架构中的核心元件,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运行风险管控工作尤为重要,系统中多次出现启动投运变压器时临时保护误动导致投运失败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影响到了上一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则是变压器保护无负荷极性校验困难和涌流引起的临时保护误动。为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变压器空充时各侧电流关系进行了解析分析,并得到了高压侧自产零模涌流、中性点电流和低压侧三角绕组环流之间的相对极性关系,为后续研究基于励磁涌流的无负荷极性校验方法打下了理论基础;其次还推导了相应的零模涌流表达式,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式对零模涌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零模涌流二次谐波比值普遍较高,且在特征分合闸角度附近的波形存在明显非正弦性的特点,并通过仿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为后续对母联零序过流保护的改进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变压器启动投运过程中无负荷极性校验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充励磁涌流的变压器保护极性校验方法。首先是变压器Y侧保护的极性校验,由于空充产生的Y侧自产零模涌流i0p与中性点外接零模涌流i0n本质上是同一电流,并且两者极性关系决定了零差保护极性;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两者的波形相似度,采用“假设-检验-纠正”的办法对其极性进行校验;其次是低压侧与中性点的极性校验,由于空充产生的低压侧环流iD与中性点电流i0n极性保持一致,采用同样的相似度算法即可对其极性进行校验,最后以中性点电流i0n为基准,即可完成变压器保护整体极性的校验。然后,针对变压器启动投运过程中临时保护方案不完善的问题,基于本文所提的变压器保护无负荷极性校验策略,提出了以极性校验完成的差动保护为临时主保护,并以两段式的母联过流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为后备保护的临时保护方案,并从启动投运策略上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其次,分别分析了空充涌流对上述临时保护方案中差动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的影响,发现在极性正确的情况下,差动保护通常不会误动,出现最多的反而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波形正弦相关度与二次谐波制动的零序过流保护改进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法在多种空充工况下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从理论推导、数字仿真以及录波验证等多个方面,针对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运行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分别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得到了现场工程的初步采纳与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深入调整。推动水电合理开发,将有效保障我国清洁电力供给,全方位地推进能源结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k W,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之上,对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深度挖据并加以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化和经济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成为了水电工作者的研究重点。随着水电开发的大规模
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领域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柔性传感器由于其相对于刚性传感器具有可延展、可弯曲等优良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至今形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其中,触觉传感器这种感知普遍的机械作用的柔性传感器,由于其工作原理相对简单的特点,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对传感器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触觉传感器工作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加工微结
由于人类的活动,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逐年增加,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气候及环境问题。采用CO2作为碳源,通过CO2催化加氢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甲醇在CO2加氢的众多产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CO2加氢制甲醇的反应热力学限制,需要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本文对In2O3催化剂进行改进和优化,向In2O3体系中引入Co元素,合成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机械柔性优异、可印刷涂布等优势,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光活性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其化学性质和成膜行为将直接影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本文以非富勒烯光活性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非富勒烯活性层在涂布过程中常引入的酸、碱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然后,针对活性层薄膜在刮刀涂布中常见的膜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释溶液进行多次刮涂的解决方案,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对于非富勒烯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横跨鄂、豫两省,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供水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深入研究丹江口水库未来的入库径流,对于水库防洪和兴利调度以及保证南水北调的供水安全极为关键。本论文以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特性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R)、支持向
物联网的兴起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但大量的敏感信息在智能平台上传播,对个人隐私及信息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硬件加密方法依赖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字密钥,容易受到侧信道攻击等物理攻击,存在密钥泄漏的风险,而施加保护电路则大大增加了硬件成本。因此轻量级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作为一项新兴的硬件信息安全技术引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加,随之带来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装设超导限流器是限制短路电流的有效措施,磁通约束型超导限流器凭借高耦合、低损耗的并联电感线圈,能快速响应投入阻抗进行限流,可有效降低对线路断路器的容量要求,确保短路故障被可靠切断。为推进磁通约束型超导限流器的实际应用,需分析研究该型限流器的各项工作特性,并对该型限流器的性能表现进行实验验证。本文在调研超导限流器研究现状
超表面是具有亚波长厚度的超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场调控特性,能够对入射光的相位、振幅及偏振态等进行调控,同时,超表面较小的尺寸便于小型化与集成化。早期超表面吸收器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通过设计不同的金属结构可以得到单带或多带的吸收特性,但是,金属材料的沉积与CMOS工艺不兼容,而且器件吸收区域大多位于金属材料中,这些特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在近红外波段现有的传感、探测等器件中,响应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
有机溶剂纳滤(OSN)是压力驱动的,用于从有机溶剂中分离分子量为200-1000g/mol溶质的膜分离过程。传统的以聚酰胺(PA)作为选择层的薄膜复合(TFC)膜是目前OSN膜的主要类型,对于TFC OSN膜来说,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是能维持其在实际工业中稳定运行的前提,PA选择层通常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因而可以满足在OSN应用中的稳定性需求,但是基膜的耐溶剂性能也是决定
海岛作为海洋开发的支点和平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为了实现海岛的充分开发利用,需要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保障海岛供电可靠性。考虑到海岛及其邻近海域蕴藏大量的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如果得到有效开发,将有望实现海岛用能的高度电气化及清洁化。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对海岛微网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挑战。因此,亟需考虑海岛自身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具有高稳定性的海岛新型发电/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