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三种手术方式的不同特点,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07月至2017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颅组(27例)、立体定向组(26例)、神经内镜组(3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出血部位(左侧或右侧)、术前血肿量等术前的基线指标进行比较,查验三组资料之间的可比性。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是否死亡、术后6个月ADL分级按不同手术方式分别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取检验水平P=0.05。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基线指标相似,各组间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血肿量、术前GC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时间:传统开颅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73±0.83小时,立体定向穿刺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26±0.71小时,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60±0.72小时。其中传统开颅组手术时间与立体定向组、神经内镜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32,均(27)0.05)。立体定向组与神经内镜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29)0.05)。传统开颅组手术时间比立体定向组、神经内镜组长。术中失血量:传统开颅组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14.29±134.52毫升,立体定向穿刺组术中失血量平均为5.88±2.65毫升,神经内镜组术中失血量平均为40.11±16.7毫升。其中传统开颅组术中失血量与立体定向组、神经内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32,均(27)0.05),立体定向组与神经内镜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3(27)0.05)。传统开颅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立体定向组、神经内镜组,立体定向组术中失血量少于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传统开颅组血肿清除率平均为90.01±13.62%,立体定向组血肿清除率平均为66.63±11.23%,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8.98±12.17%。其中传统开颅组与立体定向组的血肿清除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3(27)0.05),与神经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29)0.05),立体定向组与神经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2(27)0.05).传统开颅组、神经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优于立体定向组。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再出血率方面,传统开颅组的再出血率为7.41%,立体定向组的为7.69%,神经内镜组无再出血病例,三组病例之间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0.382(29)0.05)。术后并发症:传统开颅组为55.56%,立体定向组为38.46%,神经内镜组为20%,三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020(27)0.05)。组间比较根据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平0.05/3=0.167.传统开颅组与立体定向组P1=0.275,两组病例之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167)。传统开颅组与神经内镜组P2=0.007,两组病例之间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167),神经内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组。立体定向组与神经内镜组P3=0.149,两组病例之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167)。是否死亡:在死亡率方面,传统开颅组为11.11%,立体定向组为3.85%,神经内镜组为3.33%,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5)。术后6个月ADL分级:传统开颅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中I-III级占比为66.67%,立体定向穿刺组为88.46%,神经内镜组为83.33%,三组病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5)。结论:1、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中,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在手术时间方面优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作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新型治疗手段,在血肿清除率优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根据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选择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