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对制备的脂质微泡各指标进行表征,并且评价其稳定性,确保其安全有效地用于抗肿瘤的治疗研究。
2、考察微泡含量、超声作用时间、超声的后延效应等因素对结合超声微泡的抗肿瘤作用影响;并考察超声微泡技术是否适用于多种抗肿瘤药物和肿瘤细胞。
3、进一步考察包载抗肿瘤药物的隐形脂质体与超声微泡技术结合后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
1、设计高温、低温、光照试验对脂质微泡冻干粉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别在5天和10天取样,以冻干粉形态及复溶性、脂质微泡浓度、脂质微泡形态、脂质微泡粒径及粒径分布等作为指标,对不同条件下的脂质微泡进行评价。
2、在超声微泡作用下,盐酸拓扑替康(TOP)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SW-620,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的成活率,考察微泡含量、超声作用时间、超声的后延效应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验证超声微泡在促进结肠癌细胞株SW-620对盐酸拓扑替康(TOP)吸收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考察超声微泡在促进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对盐酸表柔比星(DOX)吸收方面的促进作用。
3、选用雌性接种MDA-MB-435细胞株的裸鼠为实验对象,所用药物为盐酸表柔比星及包载盐酸表柔比星的隐形脂质体。动物药效实验通过肿瘤体积的增长情况来判断不同给药方式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在验证联合超声微泡给药技术的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包载抗肿瘤药物的隐形脂质体在此技术中的优越性及超声和给药间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
1、制备得到的脂质微泡冻干品外观呈白色饼状,易破碎成颗粒状粉末,复溶性良好,复溶后可形成的微泡数量多,2~10μm的微泡浓度在2×108个/mL以上,脂质微泡的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7μm,粒径分布统计符合正态分布。常温、强光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2、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结合超声微泡后会促进抗肿瘤药物被肿瘤细胞吸收;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微泡含量的增多,能更好地促进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超声作用的时间对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影响不大,说明在超声作用下,微泡会瞬间爆破,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后延效应实验的结果说明超声后,细胞膜上产生的孔道不会立即关闭,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关闭。
3、不管药物是以游离形式还是脂质体形式存在,结合超声微泡后,都会明显的提高他们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结合超声微泡时,相比于盐酸表柔比星脂质体,游离的盐酸表柔比星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更强,当与超声结合时,盐酸表柔比星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更强。
先超声后给药,无论是给游离的盐酸表柔比星还是盐酸表柔比星脂质体,都会大大促进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吸收,其中对载药脂质体的影响更为明显。但是先给药后超声则对抗肿瘤药物吸收的影响没有先超声的影响大。
结论:
超声结合微泡可以有效地促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吸收,具有较强的体内抑瘤效果,可以与多种剂型相结合,这种给药系统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超声介导的肿瘤化疗方法。本论文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证实了各种能加强这种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微泡含量、超声作用时间、超声的后延效应,尤其是后延效应可以解决临床上因不能即时给药的限制,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超声介导的肿瘤治疗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相信超声微泡作为化疗药物载体在肿瘤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将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