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团体旅客收益管理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日常生活中公商务、旅游等活动日渐频繁,民航业承运旅客量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趋势。2002年三大航空集团重组并相继挂牌上市,形成国营航企的绝对优势。与此同时,近几年地方航空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扩大运力规模,以期稳固甚至拓展更大的市场份额。再者民营航企也蠢蠢欲动,以期在蓬勃发展的民航业中分一杯羹。  随着运力规模的增长,国内各航空公司航线重叠交叉现象也日趋严重,相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航空公司经营水平?如何形成航空公司独有的竞争力,甚至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经营中,引入收益管理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势在必行。  团体旅客作为航空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收入盈余能力。厦门航空在中国民航业内独创团体旅客“集中式管理”模式,始终采用收益管理系统提供的决策指导生产经营,其经营管理水平在中国民航业内已处于领先地位。  “运价制定、座位分配、全航程收益管理”是团体旅客收益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调查分析法,引用“P-D-C-A”管理循环对生产经营中的各个节点进行介绍,分析收益管理系统如何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其次,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根据团体旅客性质差异进行分类定价。采用定量分析法,根据不同航线客源、竞争等情况,制定适合团体旅客需求的运价、合理分配座位。  再则,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某个时间点,通过各项经营指标的静态对比,结合收益管理系统中未来航班的动态预测,对运价、座位、全航程收益管理进行优化。  虽然,厦门航空在团体旅客收益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航空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本文中研究总结的操作模式对将来的发展而言仍有存在局限性。因此,应随着市场变化及时优化收益管理运作模式,尤其是提高收益管理计算机系统智能决策能力,从而提高总体收益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己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市场对速递服务的需求日渐旺盛。作为现代物流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速递服务在中国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
腹膜透析(PD)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治疗之中,虽然此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但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心血管病变为主),严重影响患者
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开放,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历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面
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然而,近些年来,无论是已有产业集群的继续持续发展还是
传统的盈余管理研究是以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考察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留予企业的自由裁量权来影响盈余的行为。事实上,管理者除了利用会计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外,还可以通
在大众旅游时代,我国多处热门景区频繁出现游客拥挤、滞留、踩踏事件,景区客流管理面临现实挑战。旅游流时空卡口概念及识别方法的提出弥补了基于静态环境容量值的景区客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