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诉讼制度被喻为官与民的平衡器,是近代“三权分立”与“法治”等原则的产物。中国古代虽设有御史台或都察院等专门机构,以监督官员的行为,追究他们的刑事或行政责任,但由于没有权力分立与制约的理念,那时并无现代意义上的“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上海公共租界作为我国近代法制的先驱,于众多方面走在了近代化的前列,作为近代法制必不可少的行政诉讼制度,也是最先由上海公共租界引入中国。公共租界当局建立了中国土地上首个具有行政法庭属性的司法机关,即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领事公堂是西方行政诉讼制度在公共租界内推行的产物,是“国中之国”的租界中权力分立与制约的一个体现。领事公堂设立的依据是1869年的《土地章程》第27款,其于1871年首次组建成立。最迟从1882年开始,公堂就已经开始受理并审判案件。公堂受理以租界内的“政府”工部局为被告的行政争议案件,以事后司法审查的方式来监督与制约工部局市政管理权的行使。领事公堂采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做出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堂在其存在的半个多世纪里,实际审理了不少的案件,且被告工部局败诉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史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及其在公共租界内推行的行政诉讼制度,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领事公堂在完善公共租界的法制近代化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对于进一步分析上海租界法制的近代化意义重大。同时,对比研究上海公共租界与中国其它租界内的领事公堂,同样能加深对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的认识。这对于完善当下的行政诉讼制度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的。文章有六个部分,导言和正文五章。导言部分对文章的选题意义、领事公堂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正文第一章,阐述了领事公堂的缘起及其发展。首先,从地域背景和法理依据角度,分析公堂产生的背景;接着论述了租界市政机关工部局的产生及其市政权的扩大;首届领事公堂的组建过程,公堂的不断完善及撤销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分析了领事公堂的组成人员及其审判程序。领事公堂由法官若干人及书记官1人组成,采用了一系列现代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第三章,分析探讨了领事公堂审判实践,从案例角度分析了领事公堂的受案范围和原告、结案与执行诸程序,以再现领事公堂的诉讼审判实践。第四章和结语,总结分析了领事公堂的合法性问题,与其它租界内领事公堂的相比较而言,上海公共租界领事公堂的3个特征,并以此全面的对公堂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最后一章结语,分析了领事公堂的行政法庭属性及其意义,以及公堂对于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数字资源导航系统昀建设已经蔚然成风,其成果为广大用户利用数字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鉴于目前绝大多数数字资源导航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构建国家数字资源导航系统具有相
针对目前基于网格及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在服务、协同交互及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将远程沉浸技术与网格技术相结合,阐明远程沉浸网格的主要特征以及基于远程沉浸网格
晚清四川省教案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在教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认为民教之间冲突源于基督教这一陌生客体对四川传统社会各种空间的冲撞。笔者拟选取教案起因中民教双方对当地
从当前农业信息化现状出发,结合农业的区域性差异,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面向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集成体系结构。随后讨论了网络农业信息资源集成设计要点,重点对其核心——网
介绍了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POP协议的一种应用,通过设计popgateway来完成邮件的接收,以解决局域网中存在多个POP服务器时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实现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针对闽江航道规划、设计、管理与可行性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模拟与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探讨了系统的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引入MapInfo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开发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用对象链接嵌入自动化方式启动后台地理信息软件,实现应用程序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政治学作为人类思维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中西方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就政治学的传统而言,西方一直存在民主政治和君主政治两大传统,它们存在着'连续性'之关联和'否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新疆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建国以后,灾情仍很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是,在新
做好水蛭的天敌预防是人工养殖水蛭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水蛭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在人工养殖水蛭过程中就天敌预防应做到的几个环节,供养殖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