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山区旅游农业发展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地域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地处边缘山区的“三农”问题更为突出。因受自然地理因素、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山区以小农经济为主,难以开展大型机械化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长期处于缓慢落后状态。随着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代到来,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允许走传统工业化道路,急需新的解决办法。而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带动性,旅游业与农业结合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之一。其中旅游农业就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农业,是以城市游客为主要消费目标市场,调整和创新改造农产品生产的产地消费型新型农业。其发展原理就是在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转变传统农业的消费目标市场,由无差别的大宗市场转向有差别的旅游市场,针对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调整部分传统农业的种植、养殖结构,为城市游客提供“绿色化”、“有机化”、“优质化”的农产品,以此带动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农村整改,实现山区“三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基于国内外与旅游农业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乡村旅游大发展为背景,辨析旅游农业、农业旅游,明确界定旅游农业概念。据此,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农业的发展先例,为本文研究提供实际案例支撑。同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从融合动因、融合机理、融合效应三方面出发,剖析山区旅游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运作机理、发展效应,尝试构建旅游农业发展的概念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内乡县作为案例地进行实例研究,调研发现内乡县具备较好的旅游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农业基础,并且部分乡镇村落已经发展旅游农业,运用田野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内乡县旅游农业的发展进程、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发展效应,发现内乡县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类型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市场不健全等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旅游农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内乡县的个案研究,从布局、生产、营销等方面出发,为山区旅游农业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背景 ,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 ,对我国地区间GDP差距、国内投资数量差距、国内投资效率差距、FDI数量差距和FDI效率差距等关键变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价格竞争已是我国企业惯常采用的策略行为。本文以彩电行业为例 ,从产品特征、产业生命周期等 6大方面揭示了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 ,提出产业内企业可行的价格战应对策略
<正>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导致各国仍然将发展军事实力特别是武器装备作为本国发展的重点内容。下面就简单回顾一下2016年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一、海上武
<正>张海艳:中国灸江苏团队直销精英张海艳在接受采访时,把中国灸事业上的成功概括为三点: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她指出,中国共有一万两千八百零七种中药品种,但中国在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术语进行标准化的需求也越发强烈,术语标准化的问题被各国提上日程。文章旨在简要介绍德国术语标准化的发展状况,希望德国这样一个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施工单位法律意识薄弱、监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过度依赖质量监督部门,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疗养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湖南丰富的油茶资源又为康疗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湖南油茶文化并
<正>PPP项目公司是为了PPP项目的运作实施而设立的"特别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一方面,PPP项目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自主运营、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