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其中给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投入大,且人口规模小,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依靠项目本身的收益难以弥补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对社会资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科学选择融资模式,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和补偿机制,确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是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本文以小城镇输水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小城镇的发展特点,针对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小城镇输水工程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PPP模式下的各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融资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计分模型法测算权重,择优选出小城镇输水工程项目最适宜的PPP融资模式。针对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特点,分析了PPP项目各种投资回收模式特点以及适用的项目范围,最终选择政府合理性缺口补贴回收模式作为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的投资回收模式,并针对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投资回收所面临的风险,探讨了收益补偿的必要性,提出了合理的收益补偿思路。对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风险因素的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原则,明确风险分担的基本流程,建立风险合理分担方案。最后,以江西省铅山县某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小城镇输水工程项目运用PPP模式具有可行性,小城镇输水工程PPP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的选择融资模式,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合理的收益补偿机制和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