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西段及邻区晚中生代走滑构造系统及其演化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大青山走滑构造系统隶属于阴山-燕山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形成于碰撞后造山的构造环境,是走滑构造发育的良好场所。该区域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演化,记录了古亚洲洋关闭之后华北板块北部的板内构造变形过程,对其展开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近年来,大青山地区的晚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构造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该区走滑构造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最新的构造填图表明,在大青山西段地区发育有大量走滑断裂,它们部分继承并强烈改造了早期的逆冲构造系统。因此,对该区内的走滑断裂系统展开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大青山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一步为探讨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远程效应提供新的地质证据。详细的构造填图和对重要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观测显示,大青山西段地区在晚中生代时期至少经历了3期重要构造变形。D1期:中侏罗世时期,在N-S向挤压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近EW向逆冲推覆构造;D2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在NNW-SSE向和NE-SW向挤压作用下,发育大规模的NW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D3期:早白垩世之后,在NE-SW向挤压作用下,沿着早期EW向断层发生显著的左行走滑活动并改造NW向右行走滑断层。本次研究初步确定了研究区走滑构造系统的主要构造组合样式,包括类似于里德尔剪切系统中R破裂的斜列式同向右行走滑断裂组合、对冲-褶皱组合样式、走滑断层系统中部分断层叠接部位存在的横向隆起。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古应力反演结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早期逆冲构造和随后的两期运动学方向相反的走滑构造系统的古构造应力场。认为这些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之后,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方式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索湘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
利用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不仅是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途径的有益探索,也是抽水蓄能开发型式的创新。根据利用某煤矿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初步工程布置方案及投
研究表明测试是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研究中把测试与重复学习进行比较,发现测试比重学更有助于促进回忆成绩,这一现象在学界被称为测试效应(Abel&Roediger,2017;Cho,Neely,Cro
索结构是桥梁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在风雨荷载下极易发生大幅振动,影响结构安全。但是,分析斜拉索风雨振时,学者们通常仅选取索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梁、索共同工作,二者之间耦合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主梁的细柔特性更加明显,索梁的几何非线性和构件模态的相互影响,加剧了索振动的非线性行为,使其特性更加区别于单根拉索,因此索梁耦合结构将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将系统分析在
山西忻州面花是山西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面花的制作承载着山西忻州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包含着山西人粗犷热情的艺术鉴赏,
本翻译材料选自美国南方女作家艾伦·格拉斯哥1932年出版的小说《庇护下的生活》中的第一章。该小说被誉为艾伦·格拉斯哥“最动人、最具穿透力的小说”,它深刻反映了美国旧
由于智能终端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现有的频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传输速率和效率的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经开始商用测试,5G在技术、成
梅兰芳作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中国京剧乃至中国戏曲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面旗帜,其自成艺术体系的“梅派”艺术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
恶性肿瘤这一疾病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人类的生命财产。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对恶性肿瘤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现新的靶分子和开发新的治疗技术仍然至关重要。研
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干涸等水资源问题和塌陷、地表下沉、裂隙、矿井渗水等地质灾害问题。由于煤矿的开采,上覆岩层在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力学作用下,岩层发生移动及地表下沉。在开采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矿井顶板发生开裂甚至冒落、地表水通过岩层裂隙渗入矿井等现象,都将严重威胁矿井作业和采矿安全。本文基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