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当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金融中介角色,它能够为整个经济社会保持顺利运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而且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具体规模以及效率高低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这些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荒”和“负债荒”的现象交替进行,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当商业银行无法维持负债与银行资本的平衡时,这会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进而会产生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多或者过少不平衡的状态时,不仅会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研究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具体是以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借助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配置进而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这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研究央行怎样通过科学合理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方面,期望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本文采用16家商业银行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资产负债表和表外资产的半年度数据,运用“B-B”法构建银行流动性创造指标得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数值,然后下一步进行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相关理论探讨,筛选出五种货币政策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利用GMM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s)和一年期贷款利率(Il)对样本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呈负向相关;中期借贷便利(Mlf)、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Inter)和广义货币增速(M2r)对样本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呈现正向相关的结论。在实施资管新规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表内外流动性创造呈正相关性,同时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的提升幅度超过了对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升幅度,侧面印证了实施资管新规后,促使了资金的回表,增加可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另外也得出不同的货币政策变量对不同规模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是具有异质性的。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建议:监管机构应尽快建立对表外业务的监控体系;央行对不同规模和属性的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策略;商业银行应该合理调整自身内部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