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性分析及对放疗疗效评价的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食管癌CT灌注参数与组织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成像无创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及可行性;对CT灌注参数作为术前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指标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通过对食管癌放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比较,得出一种无创评价肿瘤疗效的可靠的方法,为临床正确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1.对经病理证实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数值;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肿瘤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组织MVD,分析食管癌CT灌注成像各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性别、肿瘤组织不同分化程度及浸及深度的CI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于放疗前一周及放疗后一周内行CT灌注,绘制ROI的TDC,并计算BF、BV、MTT、PS数值,随访确定有效组及无效组,分别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前后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放疗前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1.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BF、BV、MTT、PS平均值分别为:(93.07±54.31)ml·min-1·100g-1、(6.35±1.77)ml·100g-1、(9.17±7.07)s、(12.71±7.79)ml·min-1·100g-1,MVD计数为:(24.69±8.61)。BF、BV与MVD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45、0.341,MTT、PS与MVD无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肿瘤组织不同分化程度的CT灌注参数均无差异,BF在侵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   2.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病灶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1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RR)80%。食管癌放疗有效组放疗前后BF、BV、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值分别为0.000、0.022、0.005,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放疗无效组放疗前后BF、BV、MTT、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放疗前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值分别为0.027、0.047,BV、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CT灌注参数BF、BV与MVD呈正相关,CT灌注参数可用于评价食管癌血管生成;   2.CT灌注参数不能作为术前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等的指标;   3.CT灌注参数在评价食管癌放疗疗效有一定的意义,可用于评价放疗疗效,拥有高BF、低MTT数值的患者容易获得更好的放疗疗效。
其他文献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化相关疾病的常见症候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导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据估计,我国AD病人总数已超过500万,位居世界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组庞大并且复杂,而且其潜伏激活的相关机制又涉及到病毒与宿主双方因素,其基础研究进展缓慢。为此,HCMV活动性感染的临床诊断相关研究也受到极大的阻碍。 
学位
目的:探讨Annexin A2、Bcl-2蛋白在宫颈癌(I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宫颈炎(CC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