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年)、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 Ilyich · Tchaikovsk,1840—1893年)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也一直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把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标题音乐:维尔瓦底的大协奏曲《四季》和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集《四季》进行比较。文章将通过对作品的曲式、和声、调式布局以及音乐体裁上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比较,并将从诗、情、境这些美学方面的角度进行艺术分析研究。由于他们都是能够代表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同时都是标题音乐,因此不仅可以比较两位作曲家对音乐观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同时挖掘《四季》在诗歌、情感和意境方面的不同表达,从美学角度探究同一题材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乐曲在表达方面有何不同。通过诗、情、境三个方面分析《四季》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表达,笔者主要从以下角度分析并得出研究的观点:1、首先从"诗"的角度,维瓦尔第与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时都是通过四季为题材,创作作品时,柴可夫斯基根据诗进行创作,维瓦尔第根据描绘的画面自己题写了十四行诗,这些是与外文诗的关系。接下来为了能够使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的诠释作品,笔者将两首四季与中国诗人相联系,笔者将维瓦尔第的《四季》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与诗人顾城的诗相联系、解说欣赏,并在文中阐明了为什么选用王维的诗和顾城的诗以及与中国诗相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从"情"的角度,笔者在文中阐述了在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两个作品,作曲家表达的情感方式和描写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本文详细论述并通过谱例说明柴可夫斯基和维瓦尔第音乐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之处。3、从"境"的角度,笔者解释了标题音乐和为什么使用标题音乐;其次介绍了同一题材的两首不同体裁的作品的体裁种类和音乐风格特点。同时,由于柴可夫斯基和维瓦尔第都有对潺潺流水、鸟儿鸣叫、百花齐放、炎热夏日、秋天丰收、猎场打猎、大雪纷飞这些大自然景象进行描写,所以笔者将它们一一说明、罗列出来便于比较两位作曲家用音乐对自然生活的模拟。最后,笔者通过对两首《四季》作曲家表达的意境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了维瓦尔第和柴可夫斯基由心而生的不同意境并说明产生不同意境的原因。本论文主体部分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第一节叙述了《四季》的诗意体现,首先介绍了维瓦尔第及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然后第二节分别介绍两首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四季》与诗的联系:先是外文诗与作品《四季》的联系,然后是中国诗与作品《四季》的联系;第二章分析了这两首《四季》作品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哪些异同;第三章是对两部《四季》作品的意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其中包括比较他们的音乐体裁与特征,对自然生活的不同方式的模拟以及两位作曲家在《四季》作品中所产生的不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