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强大依托。对此,我国也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而知识共享行为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性内容,承载着知识输出和吸收的核心功能,对产学研合作绩效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受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势差、交互关系以及组织情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效果不够理想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学术界较多关注于企业或是组织内部的共享行为,对产学研知识共享行为关注较少,尤其是深化和改善产学研交互关系以及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对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产学研合作以及知识共享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参与合作的知识主体的动力与阻力、知识客体传递过程、知识情境影响要素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首先依据Albino知识共享基础模型,结合学研机构凭借强大的知识资源优势承担着知识提供者的角色和企业依靠资金支持、实践转化优势作为知识接受者的特定研究背景,从主体、媒介、情境方面构建了以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企业与学研机构间交互关系为自变量,以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为调节变量的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框架。本研究不仅从企业与学研机构两个知识主体自身共享能力着眼,而且突破以往研究考虑了知识传递的方向性并引入了二者交互关系的研究;在此之上,还充分考虑了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情境的差异性,深化了共享情境匹配度对知识主体及其关系调节效应的研究,不仅是对以往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新的探索。最终,通过对247个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研究了各变量在理论框架中的作用,解释了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中学研机构能力、企业能力以及交互关系能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绩效,且通过验证企业与学研机构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的调节效应,得出了企业与学研机构交互关系受情境调节效应最显著,学研机构较企业更易受调节效应影响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不受情境因素调节的结论。因此,本文所提7个假设,5个获得全部验证,2个获得部分验证。通过对各假设验证结论进行深入讨论,本文不仅对已有研究中的部分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且有所创新,尤其是对企业与学研机构交互关系、知识共享情境匹配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因此,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理论层面的丰富与拓展,所得结论对于产学研合作知识共享的实践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