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永吉是“华北沦陷区有影响的小说家,乡土文学的提倡者”,“是一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中都极具特色的个性作家”,但迄今为止鲜有研究。在沦陷区特殊的语境下,“遗民”作家处于“言”与“不言”的窘境与矛盾之中,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心态和生存状态,他们是如何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下通过写作的途径实现抗争,从而践行一位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这无疑是值得当今学界研究和挖掘的地方。本文重点聚焦于关永吉笔下典型的一类人物形象——“异乡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寓言相关理论并充分结合史料分析,试图探究关永吉在特殊时空背景下的“异乡人”群体书写背后的隐晦蕴意。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部分,简介了研究对象并简要说明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对作家关永吉的研究成果,同时阐释了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对关永吉作品中典型的人物群像——“异乡人”进行了梳理。这部分首先对本文所讨论的“异乡人”的范畴进行定义,既而结合文本,总结概括出其笔下的“异乡人”的表征性特点,一方面,在空间层面,作品中的“异乡人”始终找不到归属,总是处于一种无处安身的游徙状态,这往往是源于生存空间和环境上的异质性;另一方面,在时间层面,他们在生存的绝境状况下,往往选择追忆往昔家乡的美好,这种追忆行为的发生既表达了对往昔家乡的怀恋,也暗示了往昔家乡所经历过的那些美好在如今现实生活中的缺失。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杰姆逊的民族寓言相关理论对作品中的“异乡人”表征性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对作者创作心态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写作时空背景的特殊性和具体史料,探寻出其背后的深层蕴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以“异乡人”在城乡徘徊间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寓言了沦陷区遗民在民族身份认同上的危机;以“异乡人”在绝望中对往昔家乡的追忆,隐喻了作为沦陷区的遗民在与祖国母体割裂的情形下所产生的对于以往国家统一,生活安定的怀念,隐晦地表达了当时沦陷区民众的普遍民族心态;以“异乡人”封闭而黑暗的生存空间和颠覆的命运遭遇,隐晦寓意了当时沦陷区遗民的生存境遇。第四部分是基于以上研究的总结,揭示出关永吉作品中那些看似寻常的“异乡人”群体的书写,深层叙说的却是与时代、与民族息息相关的伤痛和曲折隐晦的揭露。本文通过对关永吉作品的细读,归纳出其特点,并在杰姆逊民族寓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和史料,重点对作品中的“异乡人”群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寻出其背后的深层蕴意和作者的真实意图。关永吉作为这段集体记忆的亲历者,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现实主义的道路,运用一种特殊的文本策略记录现实、暴露现实、深刻揭露现实,谱写了殖民沦陷区的民族图景,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意识。论文无论是对作家关永吉还是沦陷区作家作品的研究都是一种深入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