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公路的快速建设,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新台阶。公路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渐使之成为经济交通运输的主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发展水平县域的公路建设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人们发现,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等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于是,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长期以来,学术界从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不同角度对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诸多研究。由于公路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各级政府对公路建设进行投资的能力有限,因此从经济学视角进一步研究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总结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地位、特点,系统研究了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和辩证关系,运用定量化评价方法及模型对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过程的综述分析。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2.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特征,阐述研究二者涉及到的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对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3.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分别对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并把视角放到到全国、西部地区,论述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在西部、全国所处的地位。4.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辨证分析,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投资环境、资源开发、城镇化等方面探讨重庆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公路建设提出的要求。5.对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合理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及模型。综合评价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并结合重庆三类地区,对二者发展的适应性给出动态分析。6.通过公路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重庆公路建设规模增长快、等级结构不合理。直辖以来重庆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公路已成为重庆各种运输中所采取的主要工具。但同时也存在着公路建设总量不足、等级结构不合理、三大地区建设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2.重庆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重庆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仍长期存在单体经济总量普遍较小、产业层次依然较低、开放度低、基础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3.重庆公路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节约时间、空间成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开放程度、整合有效资源、加快城镇化步伐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更加可靠性、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等要求。4.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水平,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区域中心城市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较好,落后偏远地区的县域适应性最差,其他县域适应性水平处于两者之间,根据发展情况不同有所不同。本研究的创新:1.新视角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引入公路建设的视角,在县域范畴内对应研究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之间的适应性。2.新对象首次以重庆三类地区31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路和经济的研究,构建评估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框架。3.新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首次测算重庆公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区域性中心城市适应性较好,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国家级贫困县适应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