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香港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首先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研究视野,让人们惊觉在中国大陆文学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空间,世界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研究历程经历了“命名”的抵牾,学科定位的论争等宏观描述阶段,在这一阶段华文文学的多元性、复杂性使这种宏观描述常常遭遇“挂一漏万”的尴尬,或陷入对自我命题的质疑,甚至否定的泥淖。近几年来,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向了“建立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的理想构架,把研究视角放在研究对象的个体及个体呈现的特征上,再把每个独具个性的个体放回“共同体”的框架中,客观准确的呈现世界华文文学的丰富多彩。华文文学是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国以外华文文学中最具特色、最有实力与前景的一支。中国与东南亚山海相连,人文相通。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文莱等国为主的华文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影响广大,已发展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本文秉承法国学者艾伯金勒提出的“历史的探寻,美学的沉思”审美理想,以生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历史流脉,以及生成后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属性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诗学、文化批评学、空间诗学、地缘诗学、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学等基础理论,运用杂糅了“双向阐发”、“异质比较”、“文化寻根”等方法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生成机理、发展脉络,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属性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发掘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共同性、差异性,及其在世界华文文学框架中的独特的价值。东南亚华文文学虽处在“文化中国”的第二个中心地带,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的不同,各国的华文文学依然异彩纷呈。他们都有“文化中国”的血脉,但也有着“华莱士与鱼尾狮并立”的多元组合,“黄袍佛国”的温和气质,“达邦树”在黑暗中消失,在光明中崛起的异族风采。要想在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学现象中建立一个以“历时发展”为脉,以“国别华文文学”为络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全景,跨文化比较是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跨文化比较就是要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学所阐释的“人性”达到一种共同的表述、理解、评析,建设文学共享的精神家园。本文的整体思路是形塑“东南亚华文文学全貌”的“演化树”。研究过程中论者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生、演化做谱系考察与研究,分析研究华人社会形成的几个主要因子,如:生态原因、地域影响、社会形态乃至各居住国对华政策等。上溯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起源——汉代,下沿“五四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中期东南亚各国独立,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东南亚“文化中国”的再次复兴,循着这个进化过程,蠡窥东南亚华文文学文化基因——“内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异质文化冲突、交流、融合、重构的源流、走向及发展脉络,挖掘形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诱因”。找到了东南亚华文文学“根脉”,把视角转移到他的多姿多彩的“形态”——文本与叙事方式上,通过典型文本解读,叙事范式的梳理补充,找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同源特征”、“根性特征”在进化过程中与异质文化的结合后变异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东南亚华文文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不断生长,硕果累累,还有很多的形态、现象有待研究,如:东南亚华文文学“考古”的新发掘;各国别不同的“文化意象”的书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书写方式与东南亚人的性格特征关系等等。但由于“不在场”的研究状态带来的资料不足,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产生的地域文化缺乏现场感,在论证“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过程中,总有一些边界模糊不清,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一缺憾意味着论文结束就是新的研究的开始,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