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用航空器噪声适航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对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发动机噪声是飞行器的主要噪声源之一,控制航空发动机噪声可以有效降低飞行器噪声。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民用航空器客舱乘客的舒适性,客舱壁板需要采用隔声与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客舱内的噪声水平。为了进一步降低航空发动机噪声和客舱噪声,适应新的航空噪声适航标准,本文从可通风降噪结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26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BAB206024); 航空科学基金(2020Z073056001);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YC2020-S5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用航空器噪声适航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对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发动机噪声是飞行器的主要噪声源之一,控制航空发动机噪声可以有效降低飞行器噪声。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民用航空器客舱乘客的舒适性,客舱壁板需要采用隔声与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客舱内的噪声水平。为了进一步降低航空发动机噪声和客舱噪声,适应新的航空噪声适航标准,本文从可通风降噪结构、亚波长吸声材料和可调吸声器三方面,提出了新的噪声控制技术,采用理论、仿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了消声器吸声及隔声性能。首先,基于Herschel-Quincke(HQ)管理论设计可通风螺旋波导管作为消声器,利用干涉理论模型对所设计消声器模型的降噪频带进行预测,结合实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最后通过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制造实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可实现目标频带的有效降噪。其次,提出一种相较于HQ管更简单,低频声学性能更好的半波长管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半波长管参数(如管径、管长、数量以及分支管距离)对消声性能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宽频半波长管系统,实现在350~1350 Hz频带内不低于20 d B的宽频消声效果。又进一步考虑黏热损失,对半波长管理论优化,使得优化后的理论更符合实际。为了验证半波长管理论,根据国际标准(ISO 10534-2:1998)设计了标准阻抗管实验平台,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吻合良好。本文进一步以半波管为基本单元,设计了亚波长吸声结构,并基于这种吸声结构提出一种全通风降噪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探究了其消声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吸声结构和全通风消声器在330-460Hz均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最后,为了应对复杂的噪声环境,本文进一步设计了两种频率可调消声器:可变开口面积HQ管和可调声质量吸声器。所设计的可变开口面积HQ管是通过调节HQ管的开口面积实现消声器固有频率调节。并推导了开口面积与声阻抗的关系,利用声学仿真软件计算了不同横截面的传声损失,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实现187-296Hz可调频降噪。另一种频率可调消声器为可调声质量吸声器,以折叠半波长管为背腔和不同孔径转子为基础,设计出声质量可调的吸声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可调声质量消声器的调频带宽可达137Hz以上,而且可调频带内吸声系数大于0.75。所提出的亚波长吸声材料、可通风消声器以及可调频消声器,为飞行器噪声控制及消声器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其他文献
航电模拟系统是铁鸟试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模拟航电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座舱机电系统及综合显示系统等的数据通信和管理,以实现飞机铁鸟试验的各种航电任务。随着航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电网络技术和传输协议不断变化更新,航电系统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研究航电模拟系统工作环境及功能、结构组成的基础上,以某型机铁鸟试验台中的航电模拟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实际的应用需求,合理选
旋转颤振是分布式电推进螺旋桨飞机气动弹性领域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可以保障飞机在包线内各个飞行状态点,在失效、故障与不利条件下飞机均不发生气动弹性不稳定性以及旋转颤振直接相关的失效、故障与不利情况。为揭示分布式电推进螺旋桨飞机的旋转颤振规律和相关发生机理,建立了分布式电推进螺旋桨飞机旋转颤振分析模型,研究了分布式电推进螺旋桨飞机的旋转颤振规律和机理。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研究螺旋桨
目前,在现代新型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飞机铁鸟试验台是必不可少的仿真试验设施,铁鸟试验是系统级鉴定试验,是飞机试飞前一切试验的基础和核心。在飞机铁鸟试验台中,虚拟座舱综合显示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模拟真机平视显示器和下视显示器,显示飞行仿真过程中飞机的飞行参数、飞控参数、燃油/发动机参数、导航指示、故障告警等信息,为铁鸟试验台提供关键的人机交互界面。本文对现代新型飞机座舱显
微型燃气轮机具备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以提高微型燃气轮机推重比/功重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但传统的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仍受限于制造工艺的约束,无法实现自由设计。3D打印技术能突破传统制造方式的限制,实现个性化制造,为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拓展了新的空间。因此,将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设计方法与3D打印技术各自的优势,为具体零部件实现特定功能,
涡轮作为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热端部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由于航空发动机不断的启动、停车以及受到各种恶劣环境的影响,加之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条件下,使得涡轮叶片承受多种复杂的循环载荷。涡轮叶片一旦发生断裂失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涡轮叶片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高温蠕变失效和低循环疲劳失效。随着现代航空工业背景下发动机推重比、耗油率等技术指标的不断提升,涡轮叶片受到的热、机
飞行器升力面气动效率最终决定了整个飞行器的总体气动效率。本文主要研究涡流耦合对升力面气动效率的影响,通过在升力面上加装涡流耦合装置等方式来改变整体气动布局,主要研究该变化对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的影响。本文研究主要是对某型飞行器升力面进行涡流耦合分析研究,通过在翼尖加装小翼,机身加装涡流发生器等方式改变该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效率,进一步研究涡流耦合的变化对该飞行器升力面气动力的影响,同时通过风洞
当飞机在起飞/着陆滑跑时,机轮突然受到外界激励(跑道不平、碎石等),会产生一定的偏角,而当外界激励消失后,机轮继续保持周期的或者发散的振动现象,称为飞机起落架摆振。在能量不断输入的情况下若不加以控制摆振振幅会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飞机和乘员安全,故对摆振控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起落架前轮摆振分为绕支柱轴线的扭转摆振和绕机身轴线的侧向摆振,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针对起落架扭转摆振提出基于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源泉,保障航空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对于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航空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精确建模,给基于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在飞行过程和维修过程中可以从航空发动机传感器中获取大量气路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了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状态信息,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识别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状态,为航空发动机性能监控、视情维
微型飞行器这种新颖的飞行器构型设计在军用民用广阔的应用前景聚焦了许多研究目光,其中凭借效仿鸟类或昆虫飞行的微型扑翼飞行器因其体积更小、质量更轻、隐身性更强这些特点更是受到更多关注。拥有高超飞行本领的蜻蜓给微型扑翼飞行器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的设计思路,蜻蜓优异的飞行能力离不开蜻蜓翼的柔性,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忽略掉柔性的影响,也忽略掉柔性分布方式不同对蜻蜓飞行时气动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蜻蜓前翼模型进行双
机器人在零件的自动装配和机床的自动上下料装夹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精度会影响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当机器人精度不足或工况不稳定时,机器人在装配装夹前的定位会存在位姿误差,而各类误差的存在会引起零件装配或工件装夹的卡阻。为完成装配装夹作业,通过对机器人配置柔顺手腕,采用柔顺控制方法可补偿机器人装配装夹过程中的位姿误差。在柔顺装配装夹作业过程中,手腕根据不同工序的不同